砍柴记
作者:阮道明 (字数:1000字作文)
柴米油盐,是生活必需品,每家每户都离不开。柴,列为第一,不是没有缘由的。一日三餐,烧水、做饭、炒菜、热汤,样样少不了柴,甚至煮饲料,煲药汤,也没有不用柴火的。
上世纪50年代,家乡还没有像今天那样用上液化气,柴火是惟一的燃料。因此,家家户户都得为柴而忙碌。
当时,上山砍柴的活儿,大多由妇女承担。我家里缺乏劳力,母亲为了给家里多挣工分,既要每日为生产队劳动,又要忙家庭副业,还要挂念家里的柴火。她只好趁社员劳动休息间隙,在地头田尾割上几把茅草,或者拾上几根枯木,下工时带回家当柴烧。
母亲的艰辛,作为子女的都看在眼里。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帮助家里共克时艰,砍柴成了我责无旁贷的事。
上山砍柴,对我来说,不仅可以为家里解决燃料问题,还为自己积攒下学期学费——母亲允许我从中挑出些上等的木柴运到集市上出售,将出售的钱作交纳学费之用。
当时我才9岁,个子小,力气不足,砍柴经验不多。而与我同去砍柴的伙伴大多年纪比我长,长年累月泡在山中,手脚麻利,生龙活虎。一到山里,当我还在东张西望寻找柴源时,他们早就知道哪个地块有好柴,于是就招呼我一道直接进入砍柴地点。他们总把离家最近、柴质最好的地点留给我,好让我砍上一挑好柴。见我捆不好柴,他们就争先恐后来帮我捆,而后才去捆自己打好的柴。更令我感动的是,当得知我要卖柴交学费时,他们就毫不吝啬地从自己的柴中挑出几根最好的柴塞到我的柴捆中。多少年过去了,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砍柴,是一种艰苦卓绝的劳动,用心体会,除收获之外还有心得。记得有一回周末,由于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多,我一到家就埋头做作业,直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到了山上拿出柴刀砍柴时,一连砍了几刀也没有把一棵手指头粗的枯树砍倒。要是换往日,最多三两下,就刀起树倒了,今天怎么反常了?这时,我才记起来昨晚忘了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怎么把这个最重要的事都忘了,这下要自己惩罚自己了。好在有小伙伴们的帮助,我才渡过了那天尴尬的处境。从此,我对“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浅显的道理有了深层的认识。“欲善其工,必先利于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种理解、感悟,这种区分、明白,对我来说终生受用。或许这比当时砍到的一担柴火更具价值。
现在,为了环境保护,乡村大多用上了液化气,但每次回老家,与当年的小伙伴们拉家常,回忆起当年砍柴的日子,总有一腔豪情在心中荡漾,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来源:福州日报 2010-10-11 1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