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的精彩
作者:杨鸿 (字数:1600字作文)
武夷山遍地是好茶,一片叶子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演绎。洒满阳光的九月,我随海外华文媒体“清新福建”南平采风行的老记们走进武夷,寻访了一位茶叶达人,聆听他与他的家族、他心中流淌的那个“瑞泉”的故事。
沿武夷山景区北入口,进入竹林幽深的景区内环路,左侧千米处崇阳溪旁的一处四合院式的建筑便是“瑞泉茶博馆”,这是武夷山首家民营茶叶博物馆。走进院落,茶香弥漫,宾客盈门。馆长黄先生中等个头,身板壮实。他身着蓝色中式衣衫,立领、纽扣和袖摆点缀着简约、飘逸和禅意。二楼的一间茶室,落地玻璃窗外松竹摇曳,恰似一幅三D山水图画,室内每一件挂件摆件、茶席茶具都显得别致和精美。为我们泡茶的是一位身着灰色茶服的林姑娘,满脸的稚气,一问才知刚从技校毕业。林姑娘拿出一款名为“瑞泉号”的茶来,细细剪开泡袋口沿,倒进白瓷盖碗中,待水浇开便悬壶高冲,水注似45度斜角有力地向杯壁撞击,碗中干茶随水流打着“莲花转”,瞬间,一股兰花的淡雅清香袅袅上升,那浓浓的火焙气息传递出幽谷、砂岩、云雾般的意境……
黄先生祖上世代做茶,到了他这里已是第12代传承。他的曾祖父开创了“瑞泉”字号。当年他们居住在景区深处的水帘洞附近,崖高涧深,僻静清幽,旁边有一股清泉汩汩而流,黄氏先祖视为神赐之泉、吉祥之水,便给自己制作的岩茶取名“瑞泉”。
43岁的黄先生笑称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外乎做人、做茶、做茶文化。年幼时,每到采茶期制茶季,他看懂了爷爷、父亲弓着背、佝着腰,夜半炭火焙茶的艰辛和双手不停捻动的劳累。青年时,他到山中名寺天心永乐禅寺当俗家弟子,早上四点半起床,做早课、扫庭院、吃素食、背货下山……这是一种人生的历练,是去禅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真谛。
生长在一个制茶的百年世家,黄先生以传承手工制茶技艺为己任。除了谋生的需要,更多的还是对武夷岩茶的挚爱,在流传了近千年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正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之际,像黄先生这样一批守望者成为了这项古老技艺的助推者,他也成为武夷山仅有的1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之一。经过市场的开拓、原始的积累,2010年,他们家注册成立了瑞泉茶叶有限公司,实行家族企业股权制,父亲和黄氏三兄弟各有持股,又各有分工,他们的事业犹如当年万里茶路时茶商云集,舟船竞发那般的兴盛。
投茶、闻香、热水冲淋,茶气激扬,仪式般的泡茶在继续。林姑娘将一袋“岩香妃”茶细细剪开,这是失传已久的一个茶种,被黄先生研制开发出来。他指着那桔黄色的泡袋说:“用桔黄色一是暗合茶汤颜色,二是喻指黄氏之黄。logo用三条祥云图案喻指三兄弟同心,同时又是油黑色茶叶卷曲的象形。”
这是中国美院教授王洪的设计,王教授是瑞泉茶20年的粉丝。黄先生喜欢跟文化人交朋友,南怀瑾生前也是黄先生的茶客,还有文怀沙、于丹等文化名人,都是这里的座上宾。他孜孜追求的是把茶博馆作为传播茶文化的一个平台,他全身心地去做武夷山茶文化的传播者。为了让人们看懂繁复的武夷岩茶制作工序,按照最古代、最原始的模样在茶博馆里重现。他让地上的每块砖,墙体的每抹泥巴,灶前的每一个簸箕,唐代以来的2000多件茶器都“灵动”起来。为了修旧如旧,他曾跑到江西一个边远的村子里,把一个会砌土墙土灶的师傅请出山来。如今人们站在这里,可以直观形象地了解采青、萎凋、炒青、揉捻、烘焙等岩茶制作的十几道工序。在炭火的闪烁中,在做青的“茶雨”中,人们进入到与古人对话、与传统相拥的时光穿越中。
走进内心,修禅;走向外界,做茶。“制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杀青,除去稚嫩,摆脱青涩,扔掉苦味,渐进醇香,人生也是如此啊。”黄先生的话让我们品嚼良久。是的,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愿武夷山的茶人在一带一路的新征程中渐行渐远,也期待武夷山云崖上的这股“瑞泉”,清流归海,雅香万里。
来源:福州日报 2017-11-27 09: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