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的学问
作者:朱谷忠 (字数:1300字作文)
如果说社会是一部大书,那么,每个人的一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段落或章节了。由此想来,人确是可读的。
诗人邵燕祥在一首诗中曾这样读过人,他说:“有的真诚,却是简装本;有的虚伪,却压模烫金;”而有的人呢?“跟你联床夜话,如一盏灯,一盆火,如一见如故的新知,久违重逢的故人”;但也有一些人,“经常出现面前,语言乏味而面目可憎,或絮叨百遍千遍的套话,或大声传播隐私和丑闻”。看来邵燕祥读人确是读得入木三分,精彩纷呈。
我在读人方面没有经验。过去常常读得十分概念,非常抽象,或者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看来这与我的经历和早年所接受的教育有关。那时候读人不外是课本和电影,好人坏人,常常仅通过几行文字或几个镜头就能读出结果。这种读法,太过简单,也太过片面。再后来,社会接触的面多了广了,认识的人也是一批又一批,这就不免给自己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社会相,是否应分别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辩证地全面地读呢?事实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还得读自己,以“我”的存在为起点,深入自我以外的人群,了解各种人的入世近俗的态度,苦乐相生的经历,达到总体上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了悟。如此,对不同的人,也许就能读出不同的味道,至少,也不会读得那么简单和片面了。
看来读人和读书有近似之处:一本书初看不觉怎样,反复看几遍又可能看出好处。有的书缺点是明显的,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人看似太过书呆气,多接触多了解,却发现他们对事业有着一往情深的气质和精神;有的人看似古怪,又往往在某个领域里表现出非凡的天才;有的人尽管有粗放的一面,但干起事业来却一往无前、极具开拓的锐气;当然也有一些人物,看似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干着最肮脏的勾当。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读人时细加分析。
人是复杂的,我们读时也得细致一些,切忌读一回就给人下结论,让自己的思辨成为被风所左右的纸鹫,最后沦为盲人摸象的游戏。读今天的人要这样,读过去的人也有这样。中国有一条古语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看以此心态来读人,可行。例如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者、科学家富兰克林,历来享有盛名,可你要认为他一生都是那样光彩夺目那就错了。他在65岁那年写自传时曾坦诚地承认:“不易抑制的年轻人的 * 常常驱使我与那些偶然相遇的女人 * 。”不过在这里需特别提出的是,富兰克林后来声名显赫了,却从不骄傲,更不愿谈他的成就和荣誉,甚至死后也只让人在他的墓碑上写了这样几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也有一些人,像大军阀张作霖,一生做过或干过不少错事、坏事,但也并非丧失良知。例如有一次日本人想羞辱他,欺负他没文化,故意当众拿一幅画来叫他题字,张作霖却显出毫不畏惧的样子,立即提笔写下“张作霖手黑”五个字。旁人忙提醒他,“手黑”系“手墨”之误,应该在“黑”字下家加个“土”字。张作霖却义正词严地答道:“我就是这样写,决不加土!对日本人,我正要寸土必争呢!”
人是可读的。有的能一眼读出真诚,有的能一举读出气概;有的能读出半世悲哀,有的能读出一生伟大。有的人呢,则需一代人或几代人才能读懂、读完。
来源:福州日报 2015-06-16 10: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