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祖父
作者:陈元魁 (字数:1300字作文)
祖父是清朝的举人,十九岁时他的父亲早逝,他就成为七口之家的负担者。为了养家糊口,他当过书启(秘书),当过教师,也当过代理平潭县知事、律师。祖父青壮年时,勤奋打工,节俭过日,积攒了一些钱,用于盖房置业,他善待家人,同比他大三岁的表姐成婚,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福州沦陷,我从我外祖父家——亭江镇象洋村返回老家长乐江田镇溪湄村,于是经常和祖父见面。因为我当时还小,每次相遇都是他蹲下同我打招呼。他重视知识但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对我上山砍柴,参加农业劳动非常鼓励。
印象最深的一次相遇是1946年夏天,我赴三溪卖柴买糖(给我的刚出生不久的元樟弟弟喂米糊用),返回时遇上去三溪村办事的祖父。我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事前未曾告诉他,他却非常高兴,关怀地问:“累不累?开始少挑点。”他对我的行为大加赞赏!
祖父是前清科举出身,古文基础深厚,曾花了十七八年时间研究中医,自学成才,也教人学习中医,对祖国瑰宝——中医理论有相当造诣,颇通医理。他没有以医生为职业,却乐善好施,长期主动为乡亲、邻里义务治病;他经济不富裕,还经常资助贫困病者买药。他的义举受到族人、乡亲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前年环山乡联谊会活动时,下游村人、时任文岭乡党委书记的游增华,还怀着感激之情向我讲述,他孩提时跟他母亲多次到溪湄村,找我祖父看病的经历,称赞老人家“关心乡里、德艺双馨”。
由于祖父人品好、知识渊博、履历丰富,众望所归,76岁时(1956年),他出任长乐县政协常委,随后又被福建省文史馆聘为馆员。老人家对履行公职态度认真,行动积极,以高龄之身,克服山路崎岖,旅途劳累的困难,每年都参加长乐县政协会议,建言献策,受到县党政领导重视。同时,他经常参加省文史馆活动,以回忆、纪实等形式,撰写了多篇文章,刊登在福建省政协主办的《福建文史资料》刊物上。我还记得有一篇是揭露 * 时代莆田监狱腐败黑暗的情况,真是触目惊心!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他难免受到些冲击,但由于他能以大局为重,族亲、乡里又向着他,群众基础好, * 来时,他主动交些书,也就完事了。
新中国成立时,祖父已经69岁,直至92岁去世,都是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我从未见过他戴眼镜,他能够直接查阅康熙字典,用毛笔写比3号体还小的字,晚年还经常写作。我知道他有编撰一本中国历代简史,约有10多万字,后来找不到了,可能在文革中烧毁。正像我大哥说的:“他具有许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同他相处交谈,会发现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以及道德理念,可以鼓励人们向上向善。他留给晚辈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归纳为几大特点:一是求知崇博,我们家族也算是书香门第,他对我们晚辈的要求就是:去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二是修身有恒,他希望我们把学习做人,当成终生课、一世功,持之以恒;三是与人为善,他教导我们同人相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讲诚信,要重包容;四是做事认真,必须具有敬畏之心对待任何工作,以报答、回馈社会。他的言传身教,是留给子孙的最珍贵的遗产,我们惟有认真践行,才是对先人最好的感恩与纪念。
来源:福州日报 2014-12-15 12: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