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屋
作者:王卫华 (字数:1600字作文)
老屋雄伟,灰朴朴一大片两层带吊楼的大瓦房,三进深,被青苔渌渌的围墙围着,远远望去,颇像一座古朴的城堡;老屋脱俗,那高高翘起的屋檐,像极了《清明上河图》中朴素的楼台亭阁,屋前的小河清冽得凉气森森,静谧中透着仙气;老屋厚重,百年古木左拥右抱,如屏、如障、如爷爷坚实的胸膛,阻挡着来自山外的风风雨雨。使老屋,能磐石般在记忆里挥之不去的,是孩提时童话般的老屋生活……
山里有一种习俗,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拿出久藏的山货和自酿的米酒,聚到老屋后面的晒谷坪上痛饮一番,喝“开耕酒”。那是大人和孩子都无比高兴的一天。大人高兴,是开春了手里又攥紧了一年的希望;孩子高兴,是又可以趁机偷美味的山果了。
我们偷果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趁大人们还在开会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垒人墙从后窗洞爬进那间储存果品的屋子,从每个包包里面匀出一些自己爱吃的东西,脱下小褂装了,然后溜到屋后的树林里“就地分赃”。我们用这个法子偷了好几年果子,自以为没有被发觉,于是,变得越发猖狂。终于有一年走了霉运,垒人墙的时候底下的娃儿吃不住劲双腿打颤,两人高的人墙一阵晃悠,把刚刚爬到窗户口的我给颠了下来。我手脚乱挥,呀呀乱叫,闭上了眼不敢往下看。可我并没有摔到结实的地上,一双有力的大手接住了急速下坠的我——掌管果品分发“大权”的三叔公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我们身后。孩子们一哄而散,刹时间就钻入屋后的林子,连影子都没了,背后是三叔公扯着嗓子的喊叫声:“馋鬼仔,下次可不敢垒人墙了,要吃就跟三叔公说一声!”
吃完端午节的粽子,太阳一天天毒辣起来,我们便开始转移阵地,屋前的小河里多了一群光背脊晒得黝黑的孩子。
我们想了许多法子对付河里的鱼虾,用钓竿钓、用竹篓拦、用土石截流、采山上的“洋泡叶”醉,花样百出,手段多多。爷爷给我做的钓鱼竿是从后山上采来的“罗汉竹”做的,柔性极好,轻轻一抖往往把上钩的鱼儿甩出去老远。有一天,我蹲点守候了几天的一条半尺长的桂花鱼终于中了圈套,我不失时机地猛抖鱼竿把它“请”出了水面,鱼儿脱离水面后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不偏不倚掉在了三叔公的稻秧田里。这桂花鱼好像故意要跟我们作对似的,一入秧田便东窜西窜,横竖都赶不出来。大家一急,顾不得那么多了,一个个扎衣袖、挽裤管,一股脑儿下了水。不到一刻工夫,鱼儿是到了我们手上,可三叔公一茬茬绿油油的秧苗也被践踏得不成样子。伙伴们吓坏了,丢下活蹦乱跳的鱼儿,一溜烟躲到屋后的林子里,到月上树梢都不敢出来,害得全村子的人打着火把满山满坡地找。
“踏秧事件”很让我们安静了一阵子。紧接着七月流火,枯水季节来临,三叔公带领村里人用土木石头筑堰蓄水。围堰蓄水既给农田带来生机,也给我们玩耍带来极大便利。我们头顶摘来的荷叶,整天在水里泡着不肯上岸,人人为此练就一身高超的凫水本领,一个猛子扎下去,半天看不到人影,常常吓得路过的大人惊叫出声。
凫水虽然痛快,但毕竟没有捕鱼、捉虾来得实惠。我们把蓄水堤坝掏了一个大洞,把编制好的圆竹篓硬塞进洞里,然后一群人棍抽石击跳着脚呐喊,从上流一直往下折腾,惊慌失措的鱼儿往往就中了我们的奸计,被死死困在竹篓里出不去了。一个竹篓毕竟所获有限,人多分下来少得可怜,于是,我们开始疯狂地在堤坝上掏挖装竹篓的洞,一个、两个、三个,最多的时候,堤坝上安了十八个捕鱼的竹篓。终于有一天,我们来到堤坝准备收获胜利果实时,蓄满水的堤坝已经承受不住千孔百疮造成的冲击,垮了。蓄得满满的清水,就像关于老屋的记忆,泻入河床的沟沟坎坎里。
晚上,老屋后面的林子里又鸭子般挤着一群淘气的孩子,村前村后又到处转悠着高擎火把的大人……
后来,我搬离了老屋;后来,老屋在一次山洪暴发时坍塌了;后来,老屋成了记忆中一个抽象的概念。
其实,老屋是一种追忆,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生存状态。
可我们的老屋呢?正渐行渐远。
来源:福州日报 2014-08-08 1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