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灵魂深处的颤栗 ——读《邻里》有感
作者:郭鹰 (字数:1400字作文)
故乡,这是个从一出发就充满力量的地方,是许多作家不约而同把目光和笔触集中的地方,是文学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鲁迅写绍兴,沈从文写湘西,莫言写高密东北乡,贾平凹写商州,福克纳写自己那像邮票一样大小的家乡……钟兆云钟巧云姐弟也将故乡作为自己写作的原点,他们笔下书写的故乡是闽西客家那个名叫“美溪”的偏远山村。父老乡亲,血脉亲情,山山水水,刻骨铭心,是他们永远咀嚼不尽,书写不完的宝库。因此,一部《乡亲们》还余音缭绕,又一部力作《邻里》问世了。姐弟俩说,要再写一部,构成“乡亲们三部曲”。如果说《乡亲们》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未经雕琢的文字散发着乡间泥土的清新芳香,未曾掩饰的欢喜憎恶透明如一面明镜,那么《邻里》可喜的进步在于,不再是原版的现实生活,有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呈现,这些呈现更多的是反省、是剖析、是认清、是完善,是促使人向 * 的目标迈进,是灵魂深处的颤栗。可贵的是,这些呈现依然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拔高,不丑化,是天然朴实的自由创作。
努力去透视底层百姓的疾苦和内心世界,去由表及里地探寻揭示这一生命群体的存在形式,以及他们在历史前进的车辙中的抗争和奋斗,幸福或疑惑,是钟氏姐弟创作的出发点。在书中,我们不仅看到《天平上的亲情》中母亲博大善良的胸襟,《问世间情为何物》中感人肺腑的爱情,《依依婆媳情》中婆媳、夫妻之间的体谅与包容,同时,也看到很多农村生活的贫穷、刻薄、丑陋和不公。比如《逆子》中的胖清对父母的给予心安理得,却嫌弃父母的丑陋贫穷,不愿意赡养年迈的母亲。这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很多农村老人在丧失劳动力后,被儿女遗弃,老无所依,晚境凄凉。比如《养猪及其他》中,写出农村养猪的酸甜苦辣,家家户户将猪当宝贝一般,一旦猪有个三长两短,如丧考妣。还有 * 、拆迁、男女关系等等众生相,展现了乡亲们在历史前进车辙中遭遇的迷茫和困惑。它是袅袅炊烟,是金色田野掩盖下的污浊与黑暗,又是乡村生活最真实最重要的部分。写美,写善,写感恩,很好写,但是要把伤疤剜出来,将丑陋写出来,需要勇气,更需要责任。若非如此,又怎能挖出脓带出血,又怎能有触及灵魂深处的颤栗,又怎能展示生活的本来面目呢?
在这幅 * 的乡村人物画卷中,我们看到母亲的善良宽容、子云的忍辱负重、子龙的责任感恩、泥公的自私小气、牛腚根的青春躁动、细狗的力度豁达、胖清的不肖无良等等,你简直可以在这里找到每一种乡村人物的原型,善良的、小气的、勤劳的、懒惰的、恶劣的,千人千面,形色各异。但是作者并没有单纯地写他们的善或恶,而是写出他们如何由纯真的孩童成长变化成今天的样子,是教育的缺失和偏颇,是经济的困窘和艰难,是精神的匮乏和贫困……通过一个个人物的成长变化,挖掘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正视问题的症结所在,把心灵的隐秘昭白天下。触及灵魂深处的颤栗,引发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可以说,在以文学探究人性的道路上,钟氏姐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最多的语言,是乡村田野的一草一木,是辛苦劳作的一镐一锹,是村头田埂的鸡鸭牛狗,是凝聚着生活智慧和劳动积累的丰富语言,读来令人又笑又叹,感同身受又拍案叫好。如写年老体衰的农村妇女:“三媚的脸看起来就像一个被摔扁的搪瓷脸盆,盆上掉了许多块搪瓷,现出了锈迹斑斑的冷铁。”写细狗的健壮,八十多岁的老人“走起路来衫尾还能打死狗的架势”……语言的活泼、爽利、生动,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不刻板,少匠气,充满谐趣,是《邻里》无可替代的魅力之一。
来源:福州日报 2014-01-14 1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