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诗意
作者:叶志勇 (字数:1000字作文)
读张继《枫桥夜泊》里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在心神澄澈之际,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高大峻峭白云缭绕的寒山来。
是在一个清晨,乘大巴从苏州城出发,西行不久,导游就指着窗外说,你们看那座白塔,那就是寒山寺。
走到近前,没见到高大的寺门,这多少让我惊奇。几米高的寺墙上,书写着“寒山寺”三个大黝黑遒劲的大字,恍有沧桑之感。书写者,竟为寒山。原来,寒山寺之“寒山”,不是高峻让人生寒之寒山,而是因寒山此人而得名,让我始料不及。
走进寒山寺,丝毫不让人感到肃穆森严。相对其他闻名遐迩的庙宇,它面积不大,布局随意,建筑色彩单调。它不大像寺庙,倒像苏州城里一处古色古香的园林,小家碧玉般在古运河旁,听潮来潮往。
进入大雄宝殿,在佛像之外竟供有寒山与拾得两僧人石像。两人本是尘世俗子,因爱上同一位姑粮,不忍伤害对方,遂先后出家。悟道多年后,两人相见,合掌相笑,大彻大悟。这段传奇被民间广为传颂,二人也被称作“和合二仙”。当然,寒山是在走进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之后,被人深深铭记的。他用虔诚与和善,把佛学发扬光大,把“和合”思想立在善男信女心中,妙利普明塔院也从此成为寒山寺。
在寒山去世多年后,寒山寺迎来了一位大唐诗人张继。这位可能从未踏进寒山寺的诗人,在古运河上夜泊,夜半听到寒山寺钟声隐隐。钟声传到深秋的江面上,就像满天的白霜在诗人心头弥漫,就像月落下的乌啼在诗人体内经久传散。诗人的心弦被柔柔触动,乡愁、恋情,还有人生更大的人生愁思,在心头缓缓升起。黑夜之黑,愁思之重,生命之短暂,如水般淹没了在人生路上沉浮的诗人。他把心头的愁思化作诗雨,挥洒在这静静的江面上。千百年后,人们还听到寒山寺隐隐的钟声,和着诗人的诗句,仿佛要把人们心头的愁思吹散,把生活的希望久久敲响。站在寒山寺,我就能听到从唐朝传来的涛声,一字一句深情地咏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今天的寒山寺早已不是唐时的寒山寺,寒山寺在千年的历史风霜中,屡遭火灾,灰飞烟灭,但一次又一次被人们竖立在苏州的阊门外,静静地卧在古运河边,看潮来潮往,听涛声依旧,把钟声一遍又一遍地撞响,生生不息。这就像让寒山寺屹立起来的两个人,一个历经磨练立地成佛,一个漂泊天涯书写诗意,在红尘碌碌中,豁达宽容地走过,成为人们心中不绝的念想,不朽的诗句。
来源:福州日报 2014-07-05 14: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