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影
作者:李新旺 (字数:1600字作文)
很多年以前,小镇是没有电影院的,只在露天看电影,星星和月亮共赏,座无雅次。
电影下乡,无异于一场盛会,庄稼提前入仓,老牛及时归栏。最激动的是孩子们,午饭过后,三三两两,抬着长板凳,迫不及待,陆续赶赴放映点,抢早,为全家占个好位置。地点通常在两处,学校操场和墟场。电影尚未开场,短椅长凳已是满满当当,静待老少宾主落座。
起初,叫遮幅式,小银幕吧。至于放映机多大,胶片几毫米,观众不懂,也不关心,只要能放出电影就好。正片上映前,一般会加个“套餐”,放映员自制的幻灯和中央新闻纪录片,这是村民了解时事的重要渠道之一。序幕不可缺,革命歌曲激荡在小镇上空,雄壮、昂扬,村民连忙放下手中活计,匆匆赶来。有时,镇村干部也会借此机会发布个通知,说点生产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效果意外地好。后来,单机换成了双机,小银幕换成了大银幕,时称“宽银幕”,电影形象旋即高大起来。
千万别小看了露天电影,放映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大片”。“八大样板戏”,《红楼梦》《西游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画皮》……这些当年热播的中国传统名剧,着实火了许多年。在露天看的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已经记不清。自从《少林寺》上映后,各村忽然冒出许多光头,拜师习武的青少年仿佛一夜之间练成了气候,无论田头地尾,还是白天黑夜,长拳短腿,嚯嚯生风,随时可见,随处可闻。若论全民健身,与现在的广场舞有一比。而《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教会孩子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分辨“好人坏人”绝对不用看第二眼。电影为乡村送来一道强劲的春风。
更过瘾的,应是乡村之间的客串,主角当然是孩子们。只要听说邻近某村放电影,一群小伙伴,五个或六个,十个或八个,一召唤,群情响应。有时东村,有时西村,去时暮色朦胧,归来满天星辉。当然,并非每次都能如愿,扑空在所难免,那是“情报”传递失误,串错了村庄。这点冤枉路,影响不了孩子们的兴致,上山下水种地,哪样不在行?好借口,也是好机会,外出放风多惬意啊。一路天高地阔地侃,一路音残调损地唱,行云且流水,何况一路蛙鼓蝉鸣。如果赶上农忙时节,则要乖巧得多。农家孩子懂事早,担当早,年纪不大,气力不小,是父母的好帮手,电影再好,只能忍痛割爱。农田里的活,孩子们样样都落不下。
除了镇、村组织的电影“公映”“包场”也是常有的。乡里人家好客,喜热闹,逢娶亲嫁女作寿,主人多会包一场电影,请亲朋好友乡亲观看。用乡里话说,一为名声,二为庆贺,三为人气。有些“包场”是强制的,那是有村民做错事被抓了现形,如小偷小摸,乱砍滥伐,伤害 * ,违背道德。错不至罪,上不了大是大非,由村委出面处理,罚一场电影,以此教育本人并警示群众。
前些日子,和老李谈起电影往事,额上的皱纹掩饰不住他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老李今年六十多岁了,是长校镇的电影放映员,整整三十年,从未离开过乡村电影事业,直到十年前乡村电影退出市场。与老李交谈中得知不少放映人的故事和情结,比如“跑片”。“跑片”是份辛苦而紧凑的活儿,县上分配给乡镇的电影拷贝计时计量,必须按规定时间接片和还片,否则就会耽误其他乡镇放映。拷贝到乡镇再次分配,一天得跑多场,经常是东村放,西村已经来人等着,挑运设备。“跑片”期间,家里再要紧的事都先放一边。几个场次下来,天都快亮了,一碗农家面条,浮着数片猪油渣,算是宵夜。困了,拼两张课桌,搭个铺,也睡得香甜。如今,老李做了爷爷,家和人睦,并不曾听他抱怨什么,依然乐呵呵,酒量不减当年。
乡村的夜简明快捷,乡村的电影如歌如履。走过一段路程,演绎一帘星月,终场,大道至简,总有归途。多元化现代影视发展,高清而又立体的呈现,何尝不是精彩的续集。
山明水净,月朗风清。送走晚霞,洗去一日辛劳和汗水,大小村庄沉浸在幸福、温暖的梦境中。一代人的情怀,一代人的豁达和开朗,一代人的记忆。多少年了,电影里的故事伴随孩子们的成长渐渐远去,它为幼小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纯美的窗口,在镜头前放大成永远的世界,风景独好。
来源:三明日报 2017-09-24 1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