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七夕民俗
作者:廖允武 (字数:1300字作文)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叫“乞巧节”,又叫“七夕”或“七吉”。相传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每到七月初七晚上,人们便好奇地聚在瓜架下听牛郎织女相会,并陈设瓜果茶酒,向织女星祈祷,妇女求其赐给女红技巧,男的求其赐给智慧。从此民间就有了乞巧节,千古流传至今。
三明很看重乞巧节。每到七夕,三明民间家家户户在庭院设案,摆满用糯米或面粉制成状如钤鸟、鱼、龙等各种形状的“巧饼”,各色各样的瓜果。沙县还专门制成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好吃又好看的各种糖塔,供奉牛郎织女。这天最激动的是少女。数人相约办“乞巧会”,将多彩的女儿心思,寄托在“乞巧”之中。备银针七根、绣花丝线七色,在月光下“引七线、穿七针”,谁穿针引线快又准,谁就得到“巧”。旧时各地少女还将习作针黹的布娃娃(俗称“时间姑”)、床、席、被等用纸盒装好,点三支香烧焚,以求灵巧。将乐旧时城关妇女则有过“七星桥”(城南桥)的习俗,祝贺牛郎织女会鹊桥。宁化还流传着“引巧”和“谢巧”、“御巧”的习俗。旧时姑娘长到十六岁便算大人了,这一年七夕要举行“引巧”仪式,她必须剪绘七张“巧姐鞋”,图案和剪纸必须各不相同,以示姑娘的灵巧;到姑娘出嫁的那一年七夕,就要举行“谢巧”和“御巧”仪式,她要制作三七二十一张花样迥异、图案精美的“巧姐鞋”,以免夫家看轻。
三明各地还把七夕作为学童启蒙的佳节。如《沙县志》所载:七夕,小学蒙童设酒肴,焚所习字纸乞巧。七夕这一天,私塾都要停止授课,私塾先生要办一餐饭招待学生,谓之“办七吉”,以示鼓励。学童们一身新装,兴高采烈地带着“七吉礼”(送老师的红包,以示对老师的感谢)到私塾,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师先带着学生拜“圣人公”(孔子),祈祷学生们会读书,将来好求取功名,然后才师生共同进餐。沙县人尤其把子女初入学看成隆重喜事。七夕这天全家喜气洋洋大做“七吉”,亲友们纷纷提着“学礼”前来祝贺;做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书包、雨伞、文房四宝等;外婆还要买衣裤、手绢、扇子等,祝贺外孙日后金榜题名。
值得一提的是宁化客家人儿童的“拜巧”习俗。不论男女,初六便开始了“拜巧”的准备工作——制作“巧姐鞋”:一是用各色彩笔在纸上或画或描状元拜塔、鱼跃龙门、文房四宝等吉祥图案;二是在画的下端剪菱花、金钱花等各种剪纸,展示其不凡的聪明才智;三是下面再悬挂一只用红纸剪成的“小鞋子”,男鞋是圆头的,女孩则略带尖形。“巧姐鞋”做好后,便高高地挂在新砍的竹枝上,供人观赏。入夜,孩童们跪拜于香案前祷告牛郎织女双星,乞求赐予智慧。然后在大人指导下朗诵“乞巧诗”,“乞巧诗”用毛笔写在红纸上,内容据儿童大小而不同。小的念:“七夕庆良宵,双星会鹊桥。儿童勤乞巧,金榜姓名标。”大的则念:“今夜为何月倍明,原来牛女渡天津。家家彩楼重重结,处处诗歌叠叠声。殷勤乞拜三分巧,振起笔尖中头名。”后面续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学生沐浴焚香百拜等内容。反复吟诵到月挂中天、时交午夜,也就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时,才将“乞巧诗”焚于厅前。之后,家庭主妇端出代表吉祥如意,用米做成的鸡、鸭、鱼、果等,让孩子吃完后休息,“拜巧”活动才告结束。
来源:三明日报 2017-09-24 17: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