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人家
作者:郑仁水 (字数:1300字作文)
我是趁着暮色来游览“秦淮人家”。如果不是那红 * 人的“秦淮人家”四个字,可能不会发现这里有一条河流在静静地流淌。到处是涌动的人头,挤挤挨挨。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操着南腔北调的游客,与我一样,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这块曾经是官宦权贵、浪荡公子狎妓 * 、醉生梦死之地。
就像任何一处著名旅游景点都不缺乏游客一样,这里已然人满为患,即使天上有一轮明月,也被秦淮两岸的灯火淹没,游客也无暇抬头望月。两旁是林立的商店,绸布、美食、玩具……店门口的对联弥散出江南的文化韵味之外,同样弥散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人声鼎沸,穿着黄色绸布衫戴着帽子拉着黄包车的车夫,阵阵脆响的铃声……这一切仿佛再现了民国时期的景致。
尽管河水略显污浊,白昼阳光暴晒之后,夜间还散发着一阵阵难闻怪味,但游客还是趋之若鹜。不坐坐游船,哪里算来秦淮人家?你坐在游船里,是享受头顶上那轮六朝明月,还是感受秦淮河的阵阵清风?是歆享秦淮河的桨声灯影,还是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我觉得什么也不是,他们的感觉似乎变得迟钝,只是用手机拍摄着,偶尔听船夫讲几则荤素杂陈的掌故,同时,也如卞之琳《断章》中所说的“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坐过船的,尽兴而回;等候坐船的,排成长龙般的队伍。
众多游客中,又有几人识得朱自清、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之华章,又有几人晓得张恨水笔下《秦淮世家》的悲伤凄怆,知道这里曾经是 * 堕落、荒淫、挥霍的聚集地?有几人去遥想陈后主及其皇后张丽华的那曲《玉树后庭花》?我听一位游客不停地念叨着李香君的那张床,谈论床的长度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吸引旁人轻佻的议论,带着刺耳的笑声,只字不提香君的气节与人格。“忆秦淮佳人,应让香君独步。”明末秦淮歌妓李香君,色艺双绝,与商丘世家公子侯方域一见钟情,在秦淮河畔,媚香楼中,结为连理。侯方域为南明阉党余孽所逼,逃离南京。阉党爪牙贪香君色艺,逼婚媚香楼。香君不从,以头撞壁,喋血纨扇,友人就血在扇上绘桃花一枝。侯方域投清,来迎香君,香君思念故国,恨方域变节,闭门不纳。此后,李香君避隐寺庵,伴青灯黄卷,寂然而没。时人据此撰名剧《桃花扇》。可惜,如今,李香君只是作为人们无聊之际的谈资。
秦淮河还有一处景点,本该去凭吊一下:桃叶古渡。听这个名字,敏感的文人应该能嗅出个中的香艳,但游客中文人毕竟少之又少,就像许多读书人,并不真正阅读经典一样,即使是文人也未必知晓个中掌故。这个景点位于秦淮河与清溪汇流处。站在桃叶亭上,依稀可听到从水面上传来一缕清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汝。”“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水之畔,两位丽人,桃面交映,妩媚娇艳。一风流俊彦,手挽二人,轻吟浅唱。这是王献之在送别爱妾桃叶和她的妹妹桃根。情真意切,风雅随着秦淮河一直流到今天。也许,游客如果知道这个遗落在秦淮河畔的故事,无论拖着多么疲乏而沉重的脚步也会驻足流连叹惋一番。
秦淮河静静地蜿蜒在南京的城南,穿越夫子庙,行经十坝街……迎来送往,一批游客走了,又一批游客到来。秦淮河永远不寂寞,也永远不平静,只剩下游船如梭、灯红酒绿,只剩下人头涌动人声喧哗。
来源:三明日报 2017-09-20 19: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