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快哉”之地——访台北林语堂故居

作者:吴青  (字数:1900字作文)

去年初冬去了趟台北,专程探访了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据了解,故居里的建筑是林语堂先生亲自“操刀”设计的,他生前最后十年就在这里度过。令我好奇的是,林语堂先生逝世后也安葬在这座面积不足一亩的园子里。生死同处一地,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致?林语堂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居所定为最后的归属地?这是我此行最想探究的。

林语堂故居位于台北阳明山半山腰。故居主体建筑以中式四合院为架构,却糅合了南欧的设计取向,既讲究现代修饰,又不失田园风味,整个庭院显得敞亮灵动、柔美静谧、典雅精致。漫步在这座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的宅院,能够清晰感受到林语堂融贯中西的美学趣味和作为“生活家”的人生态度。

那天接待我的是故居管理负责人张英明先生。张先生温和儒雅、风趣健谈。可能是难得见到大陆客像我这样一人独自前来,估摸我也是个仰慕林语堂的粉丝,张先生对我特别热情,沿着房、卧室、客厅、餐厅、阳台,亲自逐一解说其中的展示内容,并解答我的所有好奇和疑问。

当我们来到阳台下面的后园,我见到了别致的一处:墓地。这里绿树葱郁,芳草萋萋,一块西式墓碑横躺在草地上,墓志里并没有像他生前开玩笑时讲的那样,写上“此人烟气甚重”,只镌刻着钱穆先生书写的“林语堂先生之墓”七个大字。一棵遒劲挺拔的“肯氏南洋杉”静静地守候在墓旁。

张先生介绍说,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先生在香港病逝,依其遗嘱,他和一本圣经、一支烟斗一起安葬于此。这后院曾经是先生休闲散步、观木赏花、养鸡种菜的地方;而墓地上方则是他每天都要光顾的宽大阳台。现在,他长眠于此,与其钟爱的这所房子永远相伴。

站在林语堂墓碑前,我久久寻思。

生前就确定好自己的安葬地,一般来说,这个地方肯定是自己最为中意的“风水宝地”。林语堂先生把自己的居所定为最后的归属地,却不免有些惊世骇俗。按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墓地充满凄凉、落寞、萧瑟的意象,大都被安置在荒郊野岭,远离人们的视线。而在西方人看来,墓地是人间离上帝和天堂最近的所在,充满静穆、神圣、敞亮的意象,因而墓地和教堂、公园一样被视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总能和谐地处于生活环境之中。林语堂先生对自己最终归属的这种不同寻常的选择,不仅说明他对阳明山“永福里”这个地方、对这座由自己亲自设计并在此“快哉”多年的院子极其喜好,也折射出他贯穿一生的“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的文化理念和独特情怀。

林语堂先生落根“永福里”,是有其机缘和深意的。他出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并在那里度过童年家乡的山水给他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记。1936年,41岁的林语堂赴美国,一住30年。这期间,他“宁愿月月付房租,不肯去买一幢房子”,因为美国“不是落根的地方”。进入晚年,故乡的山水让他深深怀想。他说“家乡的景色,是我在纽约生活时所梦寐不忘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大陆的故里。1966年,台湾发起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呼吁海外著名文化学者到台湾定居,延续厚积中华文明成果。71岁的林语堂回到台北。

为表对名士的尊重礼遇,台湾当局要为林语堂修建一座庭院,并由他自行寻址、自行设计。林语堂把地点选在阳明山半山腰这个叫“永福里”的地方。这个地名,是因当年迁台的福建人聚落而来,有“永远的福建”之意。在这里能听到亲切的闽南话,可以聊寄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是林语堂先生中意此地的重要原因。

永福里东靠阳明山,西望观音山、淡水河,下瞰绿色掩映中的台北天母;四周林木葱郁,原野开阔,取境清幽。关键是,这里的地貌和景色还很像他的故乡。在外漂泊几十年的游子,古稀之年终于在与故乡隔海相望的这座山上找到了理想的“落根”之处。

据他的二女儿林太乙说,在台湾的岁月,是林语堂先生最惬意的时光。“快哉”二字,是他表达愉悦心情最常用的词汇,也是他生活的至高目标。在阳明山麓住所,他读书写作、会客聊天,享受田园风光。他曾写下《来台后二十四快事》:“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赁居山上,听见隔壁妇人以不干不净的闽南语骂小孩,北方人不懂,我却懂。不亦快哉!”每一件“快事”都很简单,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精神境界。

临走前,我再一次来到与客厅相连的阳台,想象着当年的情景:夜色降临,主人坐在舒适的藤椅上,衔着烟斗,远眺观音山和淡水河,“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

也许,就是在某个舒适的黄昏、在这阳台上、在“快哉”的思绪中,他决定要将灵魂托付于此,岂不永远“快哉”!

来源:福州日报 2015-03-23 12:29:13
标签:林语堂,台北,1800字作文
0
反馈

猜你喜欢

  • 2015-05-17 10:04:31
  • 流梳之爱

    2013-07-08 10:14:08
  • 我派秋风扫了好几遍天空

    2017-10-11 07:47:45
  • 动物说人

    2012-03-06 20:18:38
  • 远望的思绪

    2013-05-09 18:43:53
  • 印象蒋老师

    2017-09-21 19:40:32
  • 你还会思考吗

    2015-08-17 12:49:05
  • 在芝加哥过灯节

    2012-02-04 20:35:28
  • “红楼梦”,登不上的“楼”

    2014-03-11 18:21:58
  • 家传一棵美人草

    2011-04-18 13:08:00
  • 大雁塔:落日凤城佳气合

    2014-12-22 12:31:17
  • 爱传递 梦耕耘——在农家书屋支教的日子

    2014-09-23 12:32:01
  • 冲击·畅快·憧憬——《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2012-12-06 12:17:26
  • 世间再无林徽因

    2014-11-29 19:11:33
  • 爱满返程路

    2015-02-28 15:10:48
  • 香线袋

    2012-10-31 12:49:16
  • 南京,最美的教育行走

    2017-01-05 12:37:57
  • 多数人困于贪婪

    2014-08-11 13:13:10
  • 荒诞的城市 理想的王国

    2013-09-16 19:27:47
  • 2021-07-29 16:11:43
  • 相关文章

    永远的“快哉”之地——访台北林语堂故居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