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夹城”与钱纹城砖
作者:王宜椿 (字数:1500字作文)
自无诸创立闽越国,定都“冶城”开始,到王审知(862~925年)创立闽国,前后历1109年(前202~907年),福州仍是一座落后的小城。王审知治闽29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辟甘棠港,开展对外贸易,广纳人才,重视教育,加强城市建设,两度拓城把三山入围,一城连疆,初步形成“三坊七巷”的格局。
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在子城外环建筑周围20公里的大城“罗城”,城呈不规则圆弧形,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把晋安郡城、北面屏山围入城内。福州遂有内外两重城垣,内重是政治统治中心及贵族居住地,外重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强调中轴对称,城北中轴大道两侧辟为衙署;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筑高墙,这些居民区成为坊、巷之始,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梁开平二年(908年),在建“罗城”后7年,王审知以原建的“罗城”城区太小,已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把原有椭圆形的南北端稍加扩大,把罗城夹在里面,故称“夹城”。
夹城扩大后,把乌山、九仙山(于山)、越王山(屏山)包在城内,从此福州有了“三山”之称。
为了适应福州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罗城”、“夹城”城墙全部用砖砌筑,城砖四侧面都印有精美的汉代“四出五铢”钱铢图案,短边印2个钱纹,长边印3个钱纹。用这样精致的钱纹图案砖砌筑,在全国尚属首创,至今尚无另例,可以说是闽国城砖所独有。这表明当时闽国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钱纹城砖与佛教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权分裂和地方割据状态。“永嘉之乱”,造成大批中原士族南迁入闽,从而把中原人拜佛信仰带入福建。我们现在看到的印有精美钱纹等各种纹饰的墓砖就是中原人信佛的产物。王审知治闽将近30年,大力提倡和扶植佛教,使佛教的流传在福建达到鼎盛时期。此时,福州寺院多、僧人多、佛塔多,冠于南方各省。古人有诗曰:“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这就是当年福州情景的写照。如果有人要问,王审知建筑“罗城”时,为什么要采用钱纹作为城砖的标志?其一,是图个吉利,人的生与死都离不开钱;其二,与王审知“崇佛”有关,因为钱纹是佛家的吉祥之纹饰。钱纹城砖与钱纹墓砖有区别
夹城之后再无出现钱纹图案城砖了。从宋代至民国1000余年,福州城墙筑拆更迭频繁,其中经过元代墜城,整座福州城墙被毁得荡然无存,时至今日钱纹城砖已成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关于“罗城”钱纹砖史载不详,既无拓片又不见实物参照,人们往往把钱纹墓砖当作钱纹城砖。近观于山“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展柜中排放一钱纹墓砖,标为“罗城钱纹砖”,亦属此例。
笔者钟情于古砖收藏,搜集有清代不同时期的古砖,还有贡院砖、镇海楼砖、装饰砖、吉祥砖、钱纹墓砖等,唯难觅到王审知时期的“罗城”钱纹城砖。十余年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于1999年在福州大规模城建拆迁中觅得这千年“宝贝”。于是我将钱纹城砖与钱纹墓砖进行反复对比、鉴别。
闽国钱纹城砖:形厚而小,规格(31×15×8CM),重约18斤,色灰白。砖面擦痕斑斑、砖体残缺不全。钱纹以汉代“四出五铢”钱为图案。钱纹分布在四边侧面,短边印2个钱纹,长边印3个钱纹。采集地点在今白马北路西门附近。事后请教省、市博物馆及省文史馆文史专家,经确定此砖即是王审知时期的闽国钱纹城砖。
晋代钱纹墓砖:形大而薄,规格(39×21×6CM),重约25斤,色灰中带黄,棱角分明,质地结实,加工精细,为全品相。其钱纹分布长边两侧,不规则,有时出现半个钱纹,一侧钱纹间有十字形,一侧则无,短边两侧无印钱纹。采集地点在福州东门外墓山下。
对比来看,二者大小、厚薄、重量、颜色、钱纹排列、烧制时间等,都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