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漈头溪
作者:不详 (字数:1300字作文)
初至漈头村,倒也没什么特别印象。土墙灰瓦,砖木构筑,鸡鸭犬豚,庄稼果蔬,黄发垂髫,往来进出,眼耳见闻,平常若素。或许正是这点平常,才使人能够毫不排斥而乐于接受。信步其中,好似孩子依偎在祖母的围裙里那么自然。生活的常态是平凡,生活的常味是平淡。陶渊明没有隐居于深山洞穴而愿意“结庐在人境”,并非毫无理由。就连柳宗元也认为幽美的永州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游览绮丽的景致,恍如置身于一场华贵堂皇的梦,让人觉得不真实,全然不如漈头村里的石板桥和土路那么容易脚踏实地。追听之下,得知有明朝的文士愿意放弃京城的荣华富贵而回归这穷乡僻壤。他叫黄童,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学识当然非一般人所能及。若非具有安泰淡定的大胸怀,何以轻易舍弃芸芸众生都汲汲以求的功名?
拐进村子,两旁照例是店铺货摊,经营着些肉菜水果、糕饼小吃。店家见了异乡人也不招呼,买卖自由。与别处旅游景点不同,漈头村展现出独特的平静,正如来来往往的每一张面孔,温和而安详。来客既不必苦于被过度的商业热情所裹挟,也无须担心是否打扰了主人。自然融入,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穿过小小的街市,迎面现出一条狭长清浅的溪流。有锦鲤漫游其间,三五成群,沿溪上下,意态从容,不紧不慢。绿蕨苍苔、白云青天映在水中,想必此时都成了游鱼眼中的风景。水面偶尔浮过两只鸭子,同样优哉游哉,斯文得很。鸭鱼之间居然相安无事,互不惊扰。就连小桥上趴着的黄狗也似乎受着风俗的潜移默化,显得温良恭顺。
遇到一位浣衣的村妇,我便向她询问鲤鱼的由来。她友善地为我解释,却最终没说出个所以然。我于是只能猜想,大概在某个朝代,有位德高望重的儒者隐居于此,养鱼怡情,同时定下不许捕捉的规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风俗。即便偶有悖逆儿孙,也不敢稍为触犯。环境总是胜于说教。长年累月面对款款悠游的鱼儿,内心也就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怎么可能产生暴戾急躁的性情?
沿途未见装饰华美的庭院,溪渠两侧的房屋大都用黄土夯筑而成,高高低低的马头墙随地势错落着。经过日月风雨的剥蚀,墙体露出夹杂的瓦砾和纵横的沟槽,显得古拙而质朴。本村人家的门楣上多有悬着“文魁”、“武魁”的匾额,想必漈头村在前朝是盛于科举的封荫之地。
踅进一条僻静的小巷,依旧是老房子,传统的厅堂、正房、厢房、天井、屏风一应俱全,规模却不大。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像是鸿儒当年调素琴、阅金经的居所。据说村里有位张书岩老先生为了长久保护文物、发扬传统,不惜抵押老宅,自费在此创办了耕读文化博物馆。张老先生因此负债累累,却留下了可供后人追根溯源的渠道。那些展出的茶壶、筷子笼、油灯、榨油坊、斗笠、蓑衣、年糕印模、种子竹筒等不仅仅是旧年的生产生活用具,更体现出本地先人耕读传家的理念和温厚敦朴的性情。
来源:福州日报 2014-09-15 12: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