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审案事实为根据 执法无私量刑法律是准绳

行业联 >> 机关

对联

上联:明察秋毫审案事实为根据
下联:执法无私量刑法律是准绳

参考注释

明察秋毫

谓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形容洞察一切。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九:“你明察秋毫,比我们知道的事体多,了解的清楚。”

审案

审理案件。 如:「法官正在审案。」

事实

事情的真实情形。 《韩非子.存韩》:「听奸臣之浮说,不权事实。」 《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根据

如树的根株,互相盘据。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凭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

执法

执行法律。 《汉书.卷一一.哀帝纪》:「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于亡灭。」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我前日认是奉公执法,怎知 反被奸徒所骗?」

无私

公正不偏私。 《左传.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 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牓后相贺〉诗:「竞走墙前希得俊,高县日下表无私。」

量刑

法官审理案件时,根据罪行轻重及犯罪者的动机、认罪表现,根据法律裁定刑罚。 如:「被告乃自卫杀7人,请法官从轻量刑。」

法律

(1).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具有一定文字形式,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古代多指刑法、律令,今亦泛指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的各种法令、法规、条例和规定等。《庄子·徐无鬼》:“法律之士广治。”《晋书·贾充传》:“今法律既成,始班天下,刑宽禁简,足以克当先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大凡买了贼赃,明知故买的,是与受同科;不知误买的,应该听凭失主备价取赎。这个法律,只怕是走遍地球,都是一样的了。” 巴金 《要不要制订“文艺法”?》:“一个人从事文艺创作活动,只要他不触犯刑法或者其他法律,就不应该受到干涉。”

(2).指创作诗文所依据的格式和规律。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近体之攻,务先法律。” 清 刘大櫆 《宋运夫时文序》:“閒出其所为文章示余,《诗》《书》之英, 屈 宋 之华,其度凝然,其气勃然,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其文章颇有法律,诗则纵横排宕,不尚纤巧织组之习。”

(3).指道行戒律。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四折:“岂不知 张真人 法律精严,早仗剑都驱在五雷坛内,一个个供下状吐出真情。”

准绳

用来测量平直的器具。 《淮南子.说林》:「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明察秋毫审案事实为根据 执法无私量刑法律是准绳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