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 汇万众悲愤一心一德反独1

挽联 >> 英烈悼挽联

对联

上联: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
下联:汇万众悲愤一心一德反独1|1

备注:

中共代表团挽李公仆、闻一多

参考注释

精神

天地万物的灵气。 《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心神、神志。 《儒林外史.第五回》:「精神颠倒,恍惚不宁。」 《红楼梦.第二五回》:「精神渐长,邪祟稍退,一家子才把心放下来。」

再接再厉

见“ 再接再礪 ”。

民主

(1).民之主宰者。旧多指帝王、君主。《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 成汤 。”《左传·文公十七年》:“ 齐君 之语偷。 臧文仲 有言曰:‘民主偷必死。’”《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蔡邕 注:“民主,天子也。”《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昌 遂据 江夏 ,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民主。’”

(2).指官吏。《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僕为民主,当以法率下。”

(3).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与“专制”相对立。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君主者,权偏於上;民主者,权偏於下。”《<艾青诗选>自序》:“五四运动开始的时候,我已经九岁。小学课本里已有启蒙思想--要求民主与科学。”

(4).谓合于民主集中制原则,不主观独断。如:民主办社;作风民主。

万众

万众 wànzhòng

广大人民;大众

万众一心

悲愤

悲伤愤怒。 《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传》:「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于是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毛1-11*1东 《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共1*11|1党人一心一德,忠实执行自己的宣言。” 欧阳山 《三家巷》三十:“他写了些目前革命的势力如何雄厚,大家怎样一心一德,奋不顾身地在干。”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 汇万众悲愤一心一德反独1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