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额新妆春探梅岭 同心嘉偶喜溢兰闺

婚联 >> 十月

对联

上联:点额新妆春探梅岭
下联:同心嘉偶喜溢兰闺

参考注释

点额

用笔点额头。古时常用为得君位的梦兆。 《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自居晋阳,寝室夜有光如昼。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昙哲曰:『吾其退乎?』昙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

古时相传鱼渡龙门便为龙,否则便点额而还。典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后用以比喻应试落第。 唐.李白〈赠崔侍郎〉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唐.白居易〈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新妆

女子刚修饰好的容妆。 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刚修饰好容妆的女子。 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诗:「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  清.洪升《长生殿.第九出》:「想亭际,凭阑仍是玉阑干,问新妆有谁同倚?」

梅岭

山名:(1)? 在江西省宁都县东北。因多梅树,故称为「梅岭」。也称为「修岭」。(2)?大庾岭的别名。参见「大庾岭」条。因多梅,故又名梅岭。(3)? 在江西省新建县西的西山。相传为汉梅福修道之处,上有梅仙坛。(4)? 在江西省莲花县。(5)? 在福建省闽侯县北。(6)? 在福建省崇安县东南。(7)? 在福建省诏安县东南的海滨。(8)? 在浙江省寿昌县西南。也称为「梅峰」。

同心

(1).齐心。《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唐 杜甫 《提封》诗:“提封 汉 天下,万国尚同心。”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依我说,大家同心合作!”

(2).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相见毕,説道:‘正要来看十八姨,为主人留坐,不意姨至,足见同心。’”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生]使者到此,莫非为 崔 曹 二女作合么?[小生]然也。[生]可见神佛原有同心。”

(3).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唐 李德裕 《鸳鸯篇》:“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怎奈侣伴虽多,同心却少。”

(4).引申为知己。 唐 王维 《送别》诗:“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5).指同心结。 唐 长孙佐辅 《答边信》诗:“挥刀就烛裁红綺,结作同心答千里。” 宋 郑文 妻 孙氏 《忆秦娥》词:“闲将柳带,试结同心。” 明 刘基 《双带子》诗之二:“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刺鸳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从今后必再要与你订山盟海誓全,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欢。”详“ 同心结 ”。

(6).指共一个中心或核心。 南朝 梁简文帝 《对烛赋》:“於是摇同心之明烛,施雕金之丽盘。”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葛花满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赠人。” 宋 梅尧臣 《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诗:“万丝必同心,千叶必同萼。”

兰闺

对女子居室的美称。《后汉书.卷一○.皇后纪.赞曰》:「班政兰闺,宣礼椒屋。」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二:「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也作「兰房」、「兰堂」、「兰室」。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点额新妆春探梅岭 同心嘉偶喜溢兰闺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