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行业联 >> 书院

对联

上联: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下联: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参考注释

大节

关系重大的事。 《左传.昭公元年》:「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

生死危难之际的节操。 《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重要的义理。 《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典与焉。」

精忠

精忠 jīngzhōng

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

精忠报国

二贤

称誉唐·颜真卿、宋·范仲淹。

君臣

君王和臣子。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若乃一旦进玺,君臣易位,则崔子所不与,魏武所不容。」 《三国演义.第三回》:「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

化名

(1).为使人不知真实姓名而改用别的名字。如: 鲁迅 曾化名 公汗 。

(2).假名字。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 若泉 正在看着几份小报,在找着那惯常用了几个化名,而其实便是一人的每天要骂着这起文坛上的劣种的文章。”

善俗

1.改良风俗。 2.良好的风俗。

异世

1.不同时代。 2.前代;前世。 3.不同的世间。指阳间与阴间。 4.指去世在阴间的人。 5.后代;后世。

同心

(1).齐心。《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唐 杜甫 《提封》诗:“提封 汉 天下,万国尚同心。”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依我说,大家同心合作!”

(2).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相见毕,説道:‘正要来看十八姨,为主人留坐,不意姨至,足见同心。’”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生]使者到此,莫非为 崔 曹 二女作合么?[小生]然也。[生]可见神佛原有同心。”

(3).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唐 李德裕 《鸳鸯篇》:“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怎奈侣伴虽多,同心却少。”

(4).引申为知己。 唐 王维 《送别》诗:“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5).指同心结。 唐 长孙佐辅 《答边信》诗:“挥刀就烛裁红綺,结作同心答千里。” 宋 郑文 妻 孙氏 《忆秦娥》词:“闲将柳带,试结同心。” 明 刘基 《双带子》诗之二:“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刺鸳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从今后必再要与你订山盟海誓全,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欢。”详“ 同心结 ”。

(6).指共一个中心或核心。 南朝 梁简文帝 《对烛赋》:“於是摇同心之明烛,施雕金之丽盘。”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葛花满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赠人。” 宋 梅尧臣 《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诗:“万丝必同心,千叶必同萼。”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大节精忠二贤君臣义重 化名善俗异世出处同心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