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

拼音:shì hào
繁体字:謚號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亦作“谥号”。

网络解释

谥号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国家地区评价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方便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社会地位相对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依据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根据对西周青铜文的研究,约周穆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死者加谥的做法比较普遍
0
纠错

猜你喜欢

汉语词典 谥号是什么意思
问答乎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