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乐山市中考优秀作文《选择》(4)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总理朱基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么牵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
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最后一节自习课了,校园里静悄悄的,闪烁的星星镶在黑色的天幕上。明亮的教室里十分安静,只能听见“刷刷&
- 2007年广东省(课改区)中考满分作文 【真题回放】 22.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50分) 题目:最好的奖
- 和谐的力量,欣悦而深沉的力量。 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 我们能够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 ——华兹华斯
- 题记: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
- 沐浴在这如水般坦荡的月光下,我独自伫立在黑漆漆一片的阳台上。四下一片静,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时间已渐渐迈入夏天,为
- 我的小房间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东西,有活泼的洋娃娃,有漂亮的玩具,有美丽的小花,有经典的童话书,有一个大大的书柜,
- 题目: ⑴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①先把题
- 在岁月的浸润下,人的心中会滋生出种种杂草,使心灵不堪重负,奄奄一息。要想使心灵重现生机,我们就应该毫不留情地拔掉
- 你知道熊猫的两个愿望是什么吗?一、不想永远黑眼圈。二、想有张彩照。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则笑话。熊猫的愿望恐怕很难
- 独自走在喧嚣的街头,红绿灯交替闪烁。人行道两旁,一片绿色,我想"曲径通幽处",感受自然界的颜
- 有一种文化,穿越历史,历经沧桑,因为久远,所以厚重,所以永不褪色。 ——题记 感受节
- 德兴市一考生 有时,我也想写一本书…… 夏夜的星空,承载着我太多的梦想。我静心冥想,希望能用青春写下一本书。
- 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让生命之树永远茁壮。 叹-------花落无言 "满纸
- 2007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
- ——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 甜甜同学: 你好!看见你的这封信,第一感觉就是“
- “阿婆,阿婆,你看这日历,怎么不对呀?”我站在日历边,故作奇怪的大声问道,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紧接着,便听到阿
- 文学,在我的认知里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手段描写和塑造社会生活或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只要是艺术我总感觉是一种很
- 首选形式:命题(半命题)+提示语 历年中考,大作文一直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所谓“得大作文者得天下”,此话十分形
-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小时候,奶奶总会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