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秋跑哪去了?
作者:郑彦琪 (字数:1200字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望着天空中的圆月,我不禁忆起儿时在乡下的中秋。
那时,老家的亲人们似乎把中秋视为“小春节”,一大早就忙活起来。我家也不例外。天刚蒙蒙亮,奶奶、婆婆、伯母们就挎了个大篮子赶圩去了。太奶奶把装在瓦罐里的南瓜子倒入锅中,挥起锅铲翻炒。过了一会儿,一股清香钻进我的鼻子。晌午,奶奶她们赶圩归来时,总会从沉甸甸的大篮子中拿出许许多多令我垂涎欲滴的好东西,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中秋月饼——“猴饼”。它们有的像野马在奔跑,有的像猴子在捞月,还有的像鱼儿在游泳……可惜,奶奶总是拿出一个大纸箱,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放好,轻轻地合上盖子,放到柜子上方,引得我驻足痴望。
我这只“小馋猫”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着晚饭。调皮淘气的我一反常态,乖乖地坐在灶前的木墩上,望着灶里扑腾扑腾的火舌,不停地催促着奶奶:“快点煮!快点煮!”在急切的催促声中,我终于盼到了晚饭。很快,一盘又一盘的凉菜热炒摆满了桌子,一家十来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有说有笑。大院里还有我的叔公、伯公们,中秋那天,他们都把在城里打工的子女叫回来。各家的厨房里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孩子们在院子里奔来窜去。我耐不住性子,急忙翻动着筷子,随便扒几口饭,便冲到了院中……
夜幕渐渐拉开,只见太奶奶从房间端出一簸箕干果,我们几个小孩像饥饿的小鸡找到了食物,都聚拢到太奶奶面前。太奶奶微笑着说:“别急,每个人都有。”太奶奶把干果分一小部分给我们,又迈着小脚,把“猴饼”端到院子里。这时,她却不让我们动分毫。月亮像跟我们作对似的,迟迟不肯露面,过了许久,才肯从对面山头爬上树梢。太奶奶见了,连忙用颤抖的手摆好“猴饼”和干果,开始“祭月”。只见她虔诚地跪着,两个手掌紧贴在胸前,闭着眼,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似乎在和月亮婆婆讲悄悄话。供月亮婆婆“吃饱”后,太奶奶才把“猴饼”推到我们面前,虎视眈眈的我们立刻争抢起来……
吃完“猴饼”,我懒洋洋地躺在奶奶的怀抱中,盯着皎皎的圆月,听奶奶讲故事。有时,好奇的我会用手指着月亮,不解地问:“月亮里有什么?”在一旁的太奶奶一眼瞥见我高抬的手指,急忙把我的手给按了下来,嗔怪着:“用手指月亮婆婆,耳朵会被割下来的!”我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手收起来。
后来,我随父母来到了城里,不在乡下过中秋节了。每当中秋节吃完晚饭,一家人只能围坐在阳台上赏月。妈妈照例拿出几盒包装精美的月饼。这些月饼又甜又腻,味道远不如从前的“猴饼”。爸爸妈妈忙着发短信,我了无兴致,独自一人嗑着干果。无心再等月亮出来了,我便躺回床上。看着窗外黑洞洞的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满是伙伴的院子,那个满是欢乐的中秋。
朋友们,能不能告诉我,我记忆中的中秋跑哪儿去了?
★永泰实验小学六年(6)班 郑彦琪
点评:小作者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了儿时在乡下过中秋节的情景,令人心驰神往。
□指导老师:金永
来源:福州日报 2010-10-14 2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