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记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作文)
一本书写出来,一定是让读者看的、想的,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史记》也是一样的,作为一本纪传体的史书,记录历史时融入了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同时读者在读的时候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说《史记》不能不说司马迁在史学上下的功夫。为了这本书,司马迁参照了多少史书是无从考证的。知名的像《左传》、《国语》、《战国策》,通读的基础上还要丰富内容。
其实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的视角,看了那么多记录皇史的书,还能保留自己的一翻思想。在自己的书中加入了对朝内官员和部分人民的记录。比如学过的《游侠列传》记的郭解、《陈涉世家》中遇“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而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
看看《孟尝君列传》,再看看《战国策》里分别对冯谖的记载!
《战国策》: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列传》:“然。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馀不足。有馀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
《战国策》对他的描写来看,只表现了他的机智,而司马迁更注重了对冯谖语言的刻画。
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不无道理的。鲁迅先生虽然人比较偏激,什么“跳到半空,骂的体无完肤”。但是对《史记》的评价是公正的。因为《史记》的著成。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地位。
在公正方面其实司马迁也融入了一些个人恩怨在里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我个人断章取义的认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高祖就不应该做皇帝。无论语言、肖像、心理、细节弄得刘邦像个下等小人。可说回来人家也是开国之君。所以他虽然抱着一己之见,但是还是认真的履行了自己撰写史料的任务。
司马迁、《史记》,细想的、深层理解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