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万焰长
作者:不详 (字数:1700字作文)
真正伟大的诗人是可敬的,他们用灵魂担负了整个时代的悲哀。谨以此文献给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
梦
李白和杜甫有着相同的梦想,这梦都在那座金瓦琉璃,繁华异常的长安城里;都在“可怜身上衣正单”的贫穷百姓身上;都在千百年后一册发黄的史书里。
他们都做了积极的寻梦人,可是命运却无情的和他们开了个玩笑。
李白是亲眼看着梦想破碎的。翰林供奉的职位是把 * 剑,一方面让他有机会接触玄宗和贵妃,见识真正的上流社会;一方面又清楚的告诉他,自己不属于上流社会中的一员,充其量,只是他们开心的工具而已。于是梦想和现实便一次又一次的交锋,薄如蝉翼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不懂自己痛苦生活的根源是什么,于是高举酒杯对着月亮把问。婵娟无语,李白亦无语。
终于,文学的单纯受不了政治的黑暗,高贵的自尊无法屈从于冷酷的现实。梦想已然破灭,散落一地支离破碎。既然不能留下,那么就走吧。伴着一声“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他终于拂袖而去。
夕阳下的古道,他骑着白鹿渐行渐远,留给长安一个模糊的背影。
如果说李白的悲剧在于梦想和现实碰撞所产生的心理落差,那么杜甫的悲剧就在于梦想永远在他的彼岸,他连产生落差的机会都没有。
梦中百转千回的长安静静的躺在对岸,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却不能靠近它,触摸它,感受它。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颠沛流离,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他一直弓着腰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终其一生,都不曾华美灿烂过。“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如此单纯的让人感动的梦想,只能无奈的存乎梦中。
泪
我不知道一滴泪要怎样落下才算有价值,可我知道杜甫的泪水一定是最动人的一种。看到国家破灭山河犹在,他流泪了,看到石壕村里的老妇被捉走,他流泪了;看到咸阳桥上人们悲痛地呐喊,他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穷则独善其身。”世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他有一副悲天悯人的胸怀,把人民的悲苦收进眼里,放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一声长叹,泪水顺着眼角滚滚而下,打湿了衣襟。
潇洒的诗仙也有泪水,与杜甫不同,他的泪只在心底泛滥。他也是伤透了心的一个,只是他太珍视自己的高贵,从不屑于表达悲哀。他找到了酒。在酒里,他避开了俗世的纷扰,摆脱了现实给他的失望,做了一个最快乐,最不羁,最高贵,最完美的自己。在酒里,他眼中只明月,心中有正气,绣口一吐,成锦绣华章。孤月朗照,繁花依旧,酒便成了唯一的出口,他的酒都是他的泪。
诗
李白把感情融入大好的山川,借以抒发内心的愤懑。杜甫入到人们的心中,一点一点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整个时代的不幸。
李白的诗是池中盛开的青莲,清清爽爽,纯自天然。杜甫的诗是随处可见的野草,看似柔弱,生命顽强。
李白的诗犹如一团袅袅的青烟缓缓上升,直入天际;杜甫的诗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在人间飘过之后,归于大地。
李白的诗源于他天真直率到了极点的自然,杜甫的诗源于他对人民疾苦关心到了极点的圣人情怀。
李白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之间找到了自我与社会的平衡,他将自我融入了自然,化成了远处的群岚。杜甫在大地与人民之间徘徊低吟,他毫不犹豫的做了人民的代言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光芒
其实,是同一份对土地的深沉爱恋,同一份恪守高贵的崇高品性将他们推向了不朽。他们是最不幸的,同时他们又是最幸运的。命运选择了他们,所以才把他们扔在晦暗的时代熔炉里,一次次地折磨。当他们经历了风吹雨打仍执着着不肯放弃理想的时候,我看到有一束光芒从他们心底发出,照亮了整个苍穹。
同永不低头的高贵人格相比,生前的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精神在、品格在,才华就在,光芒就在。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文学与人格的两座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已。
诗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