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作文)

  美丽与丑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果的《巴黎圣母院》就表现了这一主题。虽然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毕竟雨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过只有二十多岁。恐怕他在其中只是想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提高自己描绘故事情节的能力。但这个故事却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

  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的法国靠卖艺为生,在一次“错误的审判”帮助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齐莫多。这是个极其丑陋的人,雨果描绘他丑陋外貌的语句不亚于描绘一个十足肮脏的怪物。他小的时候被抛弃在巴黎圣母院,一个神甫本着由他弟弟而生的怜悯之情“解救”了他。这神甫后来变成了主教代理,同时也成为了卡齐莫多的父亲。而主教代理却疯狂的爱上了吉卜赛女郎,他不断的在公众面前诋毁她,甚至陷害她入狱,借此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情。卡齐莫多解救了吉卜赛女郎,并与她相处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里。到了这里,我们不禁要发问:解救这美丽女郎的为什么是这个丑八怪?难道不应当是一个“帅哥”去拯救了她吗?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物呀。而雨果创造这样一个畸形的存在,是不是故意以这个存在来吸引读者?

  但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却由不得我们多想,故事立即就以一个悲哀的结尾结束了。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主教代理则被愤怒的卡齐莫多推下了塔楼,摔的是血肉模糊;而卡齐莫多带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永远长眠于一个死人窟里。书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令刚读此书的我立即呆住了。后来人到死人窟里寻找他人尸体的时候,引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爱斯梅拉达与卡齐莫多的尸体变成了两具白骨,而这白骨也在那群人的不小心触碰中变成了尘埃。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故事的终结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的自然的终结,而作为雨果练笔的巴黎圣母院故事到此结束。显然,雨果到最后没有了对作为练笔之书的激情,只是给了故事一个很“自然”的结局。

  从阅读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作品多是在传达一种思想,而对于艺术与文化的讲述却是很少,这可能与本身西方文化就不怎么丰富有关。但对于个人思想的高而强的追求,却使他们很快的了解到做人的奥义,这是与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所不同的。

 

标签:巴黎,生活,读后感
0
反馈

猜你喜欢

  • 《围城》读后感

    2010-07-05 19:12:00
  • 《借我一生》读后感

    2010-07-05 19:08:00
  •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

    2010-07-05 19:12:00
  • 读《巴黎圣母院》的亮点

    2010-07-05 19:11:00
  • 读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有感

    2010-07-05 19:55:00
  • 捡拾记忆的碎片——悟张悦然《誓鸟》

    2010-07-05 19:08:00
  • 《海的女儿》读后感

    2010-07-05 19:12:00
  • 《活着》读后感

    2010-07-05 19:10:00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2010-07-05 19:12:00
  • 读《名人传》有感

    2010-07-05 19:13:00
  • 读《信客》有感

    2010-07-05 19:12:00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

    2010-07-05 19:55:00
  • 我看蔺相如

    2010-07-05 19:49:00
  • 读《西雅酋长的宣言》有感

    2010-07-05 19:09:00
  • 《老人与海》读后感

    2010-07-05 19:09:00
  •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后感

    2010-07-05 19:08:00
  • 坚守理想

    2010-07-05 19:09:00
  • 读《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2010-07-05 19:55:00
  • 《简爱》读后感

    2010-07-05 19:09:00
  • 读《沙漏》有感

    2010-07-05 19:55:00
  •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