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唐代去看一位诗人
作者:不详 (字数:1400字作文)
江函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迈着细碎的步子,京都路上,一匹马从我身旁疾驰而过,我怔了一下,这个身影怎么会如此熟悉,气朗神清。
回首相顾,那背影大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骄盛,情致豪迈。破解我那翻滚红尘千丈的回忆,我在历史中寻着他——少年才子,二十三岁就写下传世名篇《阿房宫赋》;所着《孙子注》,满篇珠玑,箴言政事,议论人物,句句中肯;显赫家世,更为锦上添花。我轻叹一声:长安城门内,智者狂,痴者悲,愚者酒一壶,依柳早入睡。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如同所有才子一般,你满腔抱负,京城虽好,男儿却志在四方。你如此的意气风发——“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繁华旖旎的扬州,尽占天下二份明月的扬州。你以为理想的驰骋之地,却是纸醉金迷的地方。这是容不下清峻,耿介的。没有能够让你发挥才华的地方,于是你空有报国情,沮丧让你看不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下有着的是怎样的泥潭。藩镇割据,国家破败。他总是落魄了,带着潦草的潇洒。当一对对旖旎的舞妓挥舞着红袖鱼贯而入时,你迷醉了。楚腰仟细掌中轻,从此画舫夜夜笙歌发,瘦西湖上你原本盛满豪情的酒杯改装风情。舞榭歌台即使是场梦,也无需去捅破,青楼满座,只有风雨声在门外沉默。纵然扬州是千古名城,若没有你的诗魂相许,她还会不会如此婉转 * ?当故国易主,她还会不会刚烈地站立在浩渺的水烟中?千年仍有自己的风骨?一个人,一颗心,一座城。
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这是他诗赋一生的写照啊!但谁又懂他在夜泊秦淮,歌舞升平,沉迷风月的时候,那清醒的痛苦和矛盾的心情?少年时代的际遇,使他意气风发颇具大家风范的潇洒气概;多年来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始终抱着济世安民的胸怀。悲鸣中,那画舫内的商女浅唱一曲《后庭花》——这分明是亡国之音,若照这样下去,大唐亡国也近在眼前了;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枝的情景,你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如此的愤懑与愁苦却无处抒发。纵然你拥有一身为世人所慕的才华,怎敌武将金戈铁马中挥刀杀敌夺来的寸土那么实在?天涯日暮,凉风透衣,你自伤自嘲又不忍在歌中道出你的遗恨。
夜凉如水。喧嚣尽退时,独抱浓愁,只盼梅雨湮断肠。我站在湖边,望着在画舫内喝得烂醉如泥的你,忽的想起一句——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十年一觉扬州梦,杜郎啊杜郎,你该醒了罢。如今那一纸笔早勾不回倾国倾城。不如坲袖离去,浪迹天涯。
佳人醉唱一首如梦令,勾我思绪如涌浪,你我而今各在水一方,又恐相见泪染妆。当年一幕神清气朗,已是容颜疏解,白首易装。当他履约前来,佳人已为他人妇——“自是寻春去娇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曾记否,那年你身着青衫,面目俊朗,气质儒雅,低声自语:“卿为何人?”
我低声浅答:“奴家姓念唤红药。”
赤橙蓝紫,谁是谁的妩媚?
南北东西,谁是谁的眼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