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夜畔
作者:hf (字数:1700字作文)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这片乌江边畔的松树林的时候,才发现太阳早已偏西,连到小城的最后一班渡船也没有了——看来我们是回不到近在咫尺的小城的那个温馨的家了。
怎么办呢?大家开始互相埋怨起来。忽然,新芽灵机一动,说:“咱们早晨上山的时候,我们不是瞧见梨树林里有一所小学校吗?到那里去过夜,怎么样?”此时此刻难得有这么一个好去处。于是,大家又议着`吵着开始上山。
我们小心翼翼地抠着路上的山石,攀着路边的树藤,好不容易才摸到半山腰上的那片梨树林里。这时候,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清淡的月光泼洒在茂密的梨丛上面,透过枝叶的缝隙,在林间小道上印下点点光斑;深秋的夜风从幽远的河道里扑来,轻拂着梨林深处那根孤长的树杆顶上撑着的一面小小的国旗。遥望对岸,别了一天的小城已是霓虹闪烁`灯彩辉煌的夜市气氛了。
借着月亮的微光,我们在梨树林里又摸索着七弯八拐地走了一段路,才隐隐约约听到一串水流的声响。转过树丛一看,呀,一个小小的池塘里盛满了水正往外溢着,顺着塘边小石桥下的水渠往梨林里缓缓地淌去;山泉不停地从壁上的岩石缝间往塘里滴着,荡起一圈又一圈细小的水纹,发出“叮咚、叮咚”悦耳的清音——这便是刚才我们听见的水声了。桥那边的低草丛中,一条碎石路弯弯曲曲地通到一座四周是山石垒成的围墙的院落门前;院子里,那面小小的国旗还在清寒的夜风中猎猎地飘展着。
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到池塘边又回味了一番白天在松山上所喝的山泉的那种独特的滋味,才来到那扇木栅栏门前。“到了,到了!”走在前面的新芽轻声叫了起来
新芽推开门,大家跟了进去。院子里静悄悄的,一块小小的草坪中间立着一根细长的树杆,风动着旗影在地上抹来抹去;一幢古老的青瓦房横排在里边,木楼上最右边的那扇窗里淡淡的灯影依稀可见。
我们沿着木楼中间的那排木梯轻轻地上了楼,来到那扇正亮着灯的窗门前。新芽敲了几下,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穿着一件洁白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个蝴蝶结,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我们。
过了一会儿,她才回过头去,向屋里喊道:“爷爷,来客人了!”话音刚落,便有一位五、六十岁头发花白的老大爷闻声走了出来,打量了一下就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屋。屋子中间的木地板上搁着一张老式的小木桌,四周还有几条小板凳;墙上贴满了许多旧的、新的各式各样的奖状。受宠若惊的我们还没落座,又有一位和大爷相仿年纪戴着一副老花镜的大娘用竹筛端了几碗热气腾腾的开水放到木桌上,让我们喝。
“我猜你们几位一定是星期天来逛松林公园,误了时间过不了河,到我们这儿投宿的吧!”看来老大爷很健谈。他笑了几声,又幽默地说:“我们这儿经常接待你们这样的客人!”新芽趁机打趣地说:“怪不得您老毫不犹豫就把我们这些陌生的客人请进了屋呢!”大家都笑了起来。突然,小女孩从里屋跑出来,在大爷面前嘀咕了几声就蹦跳着出门去了。不到两分钟,她便神秘兮兮地抱了几个湿漉漉的鹅蛋梨进来,堆到小木桌上,然后又飞快地跑进屋拿出一把小巧玲珑的水果刀,麻利地切成小瓣,不声不响地分到我们手里。
我们一边吃着又脆又甜的梨,一边和老大爷攀谈起来。原来,老俩口一直住在这所小学校里:大爷专门管理自己的果园,大娘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这临江山上山下不能进城念书的孩子们。一年又一年,多少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大爷不知道自己种出了多少水果,大娘也不知道自己送走了多少山里的孩子。他们只是默默地,辛勤地,耕耘着,奉献着,却从没想到过报酬,也没有想起过进城——虽然那迷人的小城近在咫尺。
吃过晚饭,窗外不知啥时已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我推开门,走到木楼边,凭栏望见那面小小的国旗依旧在风雨中飘展着;深秋的最后一场夜雨悄悄地滋润着院墙外那片繁茂的梨林;河对岸,小城的夜景在这雨雾蒙蒙中,渐渐地模糊起来……
珍溪镇仁义初级中学校七年级二班 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