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光荣与梦想》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作文)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它的发展历程,《光荣与梦想》记叙了美国如何摆脱困境、走出萧条,进而演变成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光荣与梦想》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作者对这四十年间发生在全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第一次看《光荣与梦想》是在我读高一的时候,当时只是通读一遍,并没有对它有更深的理解。但现在因为进入历史专业学习,将它作为研究资料再来看的时候,却有了相当不同的感触。

  作者威廉·曼彻斯特作为一个马萨诸塞州工人的儿子,他切身体会到了经济大萧条的痛苦。他的第一本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光荣与梦想》则是他的第十部著作。

  《光荣与梦想》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第三部:《种下恶根》,从I951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结束的十年时间。第四部:《必得恶果》,包括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总统的在任期。第五部:《尼克松终于上台》,从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写到水门事件。这五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做是作者对近四十年美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粗略的分期。

  在书中,‘美国的六十年代’被威廉·曼彻斯特称为“必得恶果”的时代——他在书的末尾写道:“在干预了国外冲突1/3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把注意力转到国内来了,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

  冷战的冰凉铁幕,国外干预的尴尬结局,使那个时代的美国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历史观。正是在这种特殊历史观的作用下,作者才奠定了本书的结论和结构:伟大的美国梦的破灭。

  《光荣与梦想》带给我的感受是嘈杂与混乱,用一句在论坛上看到的话说‘这分明是一部美国版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我觉得这句话就是我再次读完它之后最深刻的体会。它其实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史料,只能说它是那个年代美国的一部‘历史文学’。

 

标签:
0
反馈

猜你喜欢

  • 《孙子兵法》读后感

    2010-06-20 08:15:00
  •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有感

    2010-06-20 07:47:00
  • 读《债权担保的理论与实务》

    2010-06-20 08:00:00
  • 读《狼图腾》有感

    2010-06-19 09:51:00
  • 《你是我的妹》读后感

    2010-06-20 08:05:00
  •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2010-06-20 07:45:00
  •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读后感

    2010-06-20 07:47:00
  •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2010-06-19 22:51:00
  • 《爱的教育》读后感

    2010-06-20 08:14:00
  • 读《全球通史》有感

    2010-06-20 08:02:00
  • 观《霍元甲》有感

    2010-06-19 10:00:00
  • 读杜牧的《阿房宫赋》(节选)

    2010-06-20 07:39:00
  • 《心灵鸡汤》读后感

    2010-06-20 08:03:00
  • 珍惜生命

    2010-06-19 09:42:00
  • 读《为父着想》有感

    2010-06-19 09:48:00
  •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2010-06-20 08:04:00
  • 因为想看你的微笑作文

    2010-06-20 08:19:00
  • 读《教育漫话》有感

    2010-06-20 07:54:00
  •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2010-06-19 09:57:00
  • 读《鲁宾逊飘游记》

    2010-06-19 10:02:00
  • 读《光荣与梦想》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