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作文)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许多文章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教学合一》这一篇。陶行知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怎样来做一个老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说的教学生学的意思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而应该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经验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就拿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标签:
0
反馈

猜你喜欢

  • 读《童话大师安徒生》有感作文

    2010-06-20 08:18:00
  • 读《你怕什么》有感

    2010-06-19 09:42:00
  • 读《债权担保的理论与实务》

    2010-06-20 08:00:00
  •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2010-06-20 07:59:00
  • 读《水浒传》有感

    2010-06-20 07:55:00
  • 《教学勇气》读后感

    2010-06-20 08:07:00
  • 冒险者鲁滨逊

    2010-06-19 10:04:00
  • 读《为了自由的呼吸》有感

    2010-06-20 08:13:00
  • 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的毁灭》

    2010-06-20 08:08:00
  • 读《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有感

    2010-06-20 07:41:00
  • 读师生交往的有效化有感

    2010-06-19 10:05:00
  • 读《简爱》有感

    2010-06-19 23:32:00
  • 读《听评课——一种新范示》有感

    2010-06-20 07:44:00
  • 读《买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2010-06-19 10:01:00
  • 读《忏悔录》有感

    2010-06-20 07:55:00
  • 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2010-06-20 07:40:00
  • 读《童年》有感

    2010-06-19 09:42:00
  • 爱生有感

    2010-06-19 23:31:00
  • 读《老人与海》有感

    2010-06-19 09:57:00
  • 读《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有感

    2010-06-19 09:43:00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