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篆书

拼音:pán ,部首:革
卷号:卷三,反切:蒲官切

鞶异体字

䩔 𣎤

鞶說文解字

鞶說文解字小篆

大帶也。《易》曰:「或錫之鞶帶。」男子帶鞶,婦人帶絲。从革般聲。

鞶說文解字注

鞶說文解字注小篆

大帶也。易曰:或錫之帶。

段注:上九

男子帶。婦人帶絲。

段注:,革帶也。故字從革。《内則》曰:男革。女絲。注云:,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繪。有飾緣之。則是裂。與詩云垂帶如厲,紀子帛名裂繻字雖今異。意實同。【按】《小雅》垂帶而厲箋云:而亦如也。而厲,如厲也。必垂厲以爲飾。厲字當作裂。說與《禮記》注同。而《毛傳》云厲,帶之垂者。《左傳》厲。服云:,大帶也。賈逵,杜預說同。虞翻注易亦云:帶,大帶。皆與鄭異。葢鄭以大帶用素。天子諸侯大夫同。士用練。皆不用革也。大帶所以申束衣。革帶以佩玉及事佩之等。故《喪服》以要絰象大帶。又有絞帶象革帶也。《内則》云:男革。女絲。則非大帶明矣。《周禮》巾車疏引易注云:帶,佩之帶。此葢鄭注與詩,禮注同。而《内則》施縏袠注云:縏,小囊也。縏袠言施。爲箴管線纊有之。則縏亦與同類。

从革。

段注:此鄭知非大帶也。

般聲。

段注:簿官切。十四部。

0
纠错

猜你喜欢

鞶说文解字 鞶说文解字注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