泲篆书

拼音:jǐ ,部首:水
卷号:卷十一,反切:子禮切

泲异体字

泲說文解字

泍

泲說文解字小篆

沇也。東入于海。从水𠂔聲。

泲說文解字注

泲說文解字注小篆

沇也。東入于海。

段注:按沇二篆之解,文體與漾漢浪三篆同。皆用《禹貢》文也。《禹貢》曰:道沇水東流爲濟。入于河。泆爲熒。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于渮。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人于海。今不特入河以後經文所謂不可致詳。考《郡國志》曰:河東垣有王屋山。兖水出。河內溫。濟水所出。王莽時大旱。遂枯絕。《水經注》曰:濟水故瀆在溫。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徑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是在西漢已後所謂東流爲濟入于河者,已非禹蹟之舊矣。許云東入于海。此謂禹時故道。獨行達海。故謂之瀆。今之大淸河,小淸河非無水在其閒。而混淆莫辨。漢水之源,今與經絕殊。水之流,軼出地中而爲巨川。今又與經絕殊也。

从水。𠂔聲。

段注:子禮切。十五部。【按】四瀆之如此作。而《尙書》《周禮》《春秋》三傳,《爾雅》《史記》《風俗通》《釋名》皆作濟。毛《詩・邶風》有字。而傳云地名。則非水也。惟《地理志》引《禹貢》,職方作。而泰山郡下云:甾水入。《禹貢》汶水入。齊郡下云:如水入。河南郡下云:狼湯渠首受。東郡臨邑下云:有廟。然以濟南,濟陰名郡。志及漢碑皆作濟。則知漢人皆用濟。班志,許書僅存古字耳。《風俗通》說四瀆曰:濟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汦。酈氏譏其誤。亦可證洓字之久不行矣。

0
纠错

猜你喜欢

泲说文解字 泲说文解字注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