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篆书

拼音:guǐ ,部首:竹
卷号:卷五,反切:居洧切

簋异体字

㔲 㔳 匭 朹 𠥗 𣪕 𣪘 𥁬 𦹧 𣌽

簋說文解字

簋說文解字小篆

黍稷方器也。从竹从皿从皀。

簋說文解字小篆

古文簋从匚、飢。

簋說文解字小篆

古文簋或从軌。

簋說文解字小篆

亦古文簋。

簋說文解字注

簋說文解字注小篆

黍稷方器也。

段注:《周禮》舍人注曰:方曰簠。圓曰。盛黍稷稻粱也。掌客注曰:簠,稻粱器也。,黍稷器也。《秦風》傳曰:四,黍稷稻粱也。【按】毛意言可以該簠。鄭注則據《公食大夫・禮》分別所盛也。許云方簠圜。鄭則云圜簠方。不同者,師傳各異也。《周易》:二可用享。鄭注云:離爲日。日體圓。巽爲木。木器圓。象。《聘禮》竹方注云:竹方者,器名。以竹爲之。狀如而方。賈疏云:凡皆用木而圓。此則用竹而方。故云如而方。宋刻單行疏內字凡四見。今本依《釋文》改經注疏皆作簠字。非也。巳上可證鄭確謂爲圓器。《周禮》疏云:《孝經》陳其簠注云:內圓外方受𣁬二𦫵者。直據簠而言。若則內方外圓。《孝經》鄭注,說者謂鄭小同之注也。賈所引文亦不完。則無用湥求矣。而《秦風・釋文》有內圓外方曰簠,內方外圓曰之文。葢本《孝經》注。《聘禮・釋文》則又方圓字皆互易之。自相乖剌。聶崇義曰:舊圖云內方外圜曰,外方內圜曰簠。與《秦風・音義》合。《廣韵》曰:內圓外方曰。歐陽氏集古錄曰:外方內圓。與《聘禮・音義》合。攷圜器之內爲之方。方器之內爲之圜。似以木以瓦以竹皆難爲之。他器少如是者。恐《孝經》注不可信。許鄭皆所不言也。鄭注禮曰:飾葢象龜。葢者意擬之詞。注《禮器》云:大夫刻爲龜形可證也。聶氏,陳氏禮圖皆於葢頂作一小龜。誤解一葢字耳。見《考工記圖》。

从竹皿皀。

段注:合三字會意。【按】古文或从匚,或从木。葢本以木爲之。大夫刻其文爲龜形。諸侯刻龜而飾以象齒。天子刻龜而飾以玉。其後乃有瓦。乃有竹方。因製从竹之字。木《禮器》。瓦常用器也。皀,穀之馨香。謂黍稷也。居洧切。古音在三部。讀如九。

簋說文解字注小篆

古文。从匚食九。

段注:各本作从匚飢。飢非聲也。从方,从食,九聲也。

簋說文解字注小篆

古文。从匚軌。

段注:按許說爲方器。葢以古文从匚也。軌聲。古音軌皆讀如九也。《史記》李斯傳曰:飯土匭。《公食大夫・禮》注曰:古文皆作軌。易損二。蜀才作軌。《周禮》小史故書或爲九。大鄭云:九讀爲軌。書亦或爲軌。古文也。今本《周禮》脫誤。爲正之如此。軌九皆古文假借字也。匭古文本字也。匭之字後世用爲匭匣字。《尙書》苞匭菁茅。鄭曰:匭,纏結也。鄭意謂匭爲糾之假借字。《吳都賦》注用之。

簋說文解字注小篆

亦古文

段注:以木爲之。故字从木也。惠氏棟《九經古義》曰:易渙奔其机。當作朹。宗廟器也。

0
纠错

猜你喜欢

簋说文解字 簋说文解字注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