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有同舟共济之心方能制敌 不明阋墙御敌之道何足救亡

挽联 >> 英烈悼挽联

对联

上联:须有同舟共济之心方能制敌
下联:不明阋墙御敌之道何足救亡

备注:

4德、彭44怀挽“平江惨4案”烈士

参考注释

同舟共济

同乘一条船渡水。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 俭 钦 所迫胁者,悉归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文钦 《与郭淮书》:“然同舟共济,安危势同,祸痛已连,非言饰所解,自公侯所明也。” 明 徐渭 《寿中军某侯帐词》:“同舟共济,谁为 吴 越 之分;倍道兼程,竟授 孙 卢 之首。” 浩然 《艳阳天》第一百章:“我是谁,您是谁,咱们是患难之交,同舟共济还来不及哪!”

不明

(1).不理解;不明白。《楚辞·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王昌定 《汽车司机孟占元》:“许多不明真相的演员们,也都被 严光 煽惑得激动起来。”

(2).不贤明。《史记·殷本纪》:“ 帝太甲 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 汤 法,乱德,於是 伊尹 放之於 桐宫 。”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故 齐王 不明,不获思庸於 亳 。”

(3).不明显。《荀子·正名》:“是非之形不明。”

(4).犹不洁。《史记·李斯列传》:“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

阋墙

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比喻兄弟相争,引申为国家或集团内部的争斗。 如:「党内两派阋墙,严重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

御敌

防御敌人。 《晋书.卷六.明帝纪.赞曰》:「晋阳御敌,河西全壤。」 《三国演义.第一○回》:「当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二军将至,一同商议御敌之策。」

何足

那里值得。反问语气,表示不足、不值得。 《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救亡

挽救国家的危亡。 《左传.昭公十八年》:「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传》:「顾以国事日非,思变法救亡,太后意不谓然,积相左。」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须有同舟共济之心方能制敌 不明阋墙御敌之道何足救亡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