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 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佛教联 >> 通用

对联

上联: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
下联: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备注:

浙江天台山寒明楼——清·俞樾

参考注释

五蕴皆空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何处

那里、那儿。疑问之词。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国演义.第三回》:「久不相见,今居何处?」

真身

真身 zhēnshēn

神仙或佛祖的本体、正身(迷信)

示现

1.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观音之三十三身。 2.引申谓神灵的显现。

一尘不染

(1).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 宋 张耒 《腊初小雪后圃梅开》诗之二:“一尘不染香到骨, 姑射 仙人风露身。”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范蠡 霸 越 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 王震 《忠诚的战士,王辉的一生》:“他(指 贺龙 )从旧营垒冲出来,但一尘不染,他能艰苦奋斗,是个革命乐观主义者。”

(2).指非常清洁。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几个绣墩错落地放在一尘不染的石板上。”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

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妙相

1.佛教语。庄严的相貌。 2.美丽的景象。

庄严

(1).装饰端正。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王太后皆庄严,将入朝。”

(2).庄重而严肃。《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於远处而殯葬之。”《朱子语类》卷八七:“人不可以不庄严,所谓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张天翼 《华威先生》:“ 华威先生 的态度很庄严。”

(3).指文辞典雅庄重。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盖其文虽格律稍疎,然词藻庄严絶俗,因擢为第一人。”

(4).指建筑物壮盛严整。《宋书·夷蛮传·呵罗陁国》:“城郭庄严,清浄无秽。”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但见兰若庄严,莲臺整肃。”

(5).佛教谓用善美之物盛饰国土。《阿弥陀经》:“ 舍利弗 ,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6).谓建筑寺塔,装饰佛像。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明悬尼寺》:“有三层塔一所,未加庄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於 归化城 立庙,以八寳庄严佛像。”

(7).指佛菩萨像端庄威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见 观自在菩萨 妙相庄严,威光赫奕。”

(8).佛教谓以福德等净化身心。有戒、三昧、智慧、陀罗尼四种庄严。见《大集经》卷一。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身体端正,福德庄严。”

(9).佛教语。指宏伟精妙境界。 锺动 《香江冬夜临海望月》诗:“何不策高足,竞此庄严界。”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 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