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 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

名胜联 >> 弥勒殿

对联

上联: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
下联: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

备注:

山西五台山(弥勒殿)

参考注释

万象

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 唐 杜甫 《宿白沙驿》诗:“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忻万象之昭晰,张群方之幽黝。” 冰心 《三寄小读者》十:“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

参天

高出天际。 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

德与天相配。 语本《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之而

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戴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无色

无色 wúsè

即黯然失色

檀板之声无色。——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地听

古代军事上侦察敌方动态的一种方法。多用于守城,以防突然袭击。

无声

没有声音。 《文选.曹植.七启》:「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如:「悄然无声」。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 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