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 来游东国两乡旧雨疾西湖

名胜联 >> 济南

对联

上联: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
下联:来游东国两乡旧雨疾西湖

备注:

济南:龚蔼仁题浙闽会馆,位于黑虎泉路

参考注释

南人

南方人。 《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前者马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

金、元时,蒙古人称宋人为「南人」。 《金史.卷四三.舆服志.衣服通制》:「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

四座

四座 sìzuò

指坐在周围的人

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第二次考试》

高风

(1).强劲的风。 汉 刘向 《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唐 李白 《赠崔侍郎》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豫章夹日吟高风,岁久蟠根造物功。”

(2).指遭受强风。 唐 杜甫 《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3).指秋风。《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 师尹 注:“高风,八月风也。” 明 刘基 《淡黄柳·台城秋夜》词:“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

(4).高尚的风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清 申涵光 《奉寄孙锺元先生时居蓟门九十二岁》诗:“ 邵 许 高风远尚存,传经一代又 苏 门。” 徐迟 《黄山记》一:“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5).高雅的艺术风格。 宋 梅尧臣 《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呼我作卿方举酒,更烦佳句赏高风。”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十二:“ 东坡 谓书至于 颜 柳 而 钟 王 之法益微,诗至于 李 杜 而 魏 晋 以来高风絶尘亦少衰矣。”

(6).美善的风教、政绩。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昔贤播高风,得守媿无施。” 宋 苏轼 《杭州与莫提刑启》:“恭惟某官德望在人,才猷简上,肃高风於列郡,浹厚德於齐民。”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忆昔 文翁 以《诗》《书》治 蜀 ,而 扬 马 之瑋製以兴; 何武 用儒术进贤,而 龚 唐 之高风克劭。”

北海

神话、小说中想像的北方大海。 《西游记.第二回》:「凡腾云之辈,早辰起自北海,游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

泛指北方最远之地。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海洋名:(1)? 在欧洲西北与不列颠岛之间,是世界著名渔场,盛产石油和天然气,是英国主要油田所在。(2)? 渤海的别名。参见「渤海」条。

贝加尔湖的别名。参见「贝加尔湖」条。

北京三海之一。参见「三海」条。

东国

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逾诸夏而图东国。"韦昭注:"东国,徐夷吴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张守节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注:"东国,谓鲁也。"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 2.东部地区。春秋时指楚国东部的锺离﹑巢﹑州来等地。 3.指东都洛阳。国,都城。 4.犹东方。指亚洲。一说,指中国。

西湖

湖泊名:(1)? 在浙江省杭州市城西。由钱塘江泥土积塞湾口而成,周三十里。风景极佳,为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2)?在福建省闽侯县西,周十余里,晋太守严高所凿。(3)?在安徽省阜阳县西北,长十里,广二里,唐许浑、宋欧阳修、苏轼等皆曾宴游其地。(4)?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是滇池的上游,为云南省名胜。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 来游东国两乡旧雨疾西湖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