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峙山腰普渡人间苦厄 中分法界群瞻自在慈悲

佛教联 >> 通用

对联

上联:耸峙山腰普渡人间苦厄
下联:中分法界群瞻自在慈悲

参考注释

耸峙

高耸峙立。 唐.符载〈送卢侍御史赴王令公幕序〉:「神宇耸峙,襟灵爽拔。」

山腰

山的中部。 唐.白居易〈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这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普渡

佛教、道教上指广行佛法,以救众生。 如:「普渡众生」。

民俗称于中元节举行的盂兰盆会。 如:「中元普渡」。

人间

世间、尘世。 晋.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之二:「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红楼梦.第五回》:「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中分

平分、均分。 《庄子.德充符》:「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

从中间分开。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分裂。 元.赵孟?〈岳鄂王墓〉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顾炎武〈羌胡引〉:「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以中分。」

法界

佛教用语:(1)? 构成现象的法则。和空性、真如、实际同义。《辩中边论.卷上》:「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2)? 十八界之一,佛教将一切存在分成十八类,法界为其中一类。谓属于心智所觉察的对象。《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六识、意界及法界,摄属心所法,名有所缘,能取境故。」

自在

自任己意而毫无阻碍。 《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大臣举错,恣心自在,迷国罔上,近由君始,将谓远者何!」 唐.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左右媵侍,常蒙假与颜色,人人莫不自在。」

慈悲

佛教用语。慈指给予众生安乐;悲指拔除众生的痛苦。后俗讹为慈爱、悲悯的同义词。 《西游记.第一回》:「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红楼梦.第一六回》:「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耸峙山腰普渡人间苦厄 中分法界群瞻自在慈悲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