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同心忠恕慈悲感应 上善若水澄潜混沌浑沦

名胜联 >> 大理

对联

上联:三教同心忠恕慈悲感应
下联:上善若水澄潜混沌浑沦

参考注释

三教

夏代教忠,商代教敬,周代教文,称为「三教」。见汉.班固《白1*1虎通.卷七.三教》 。

佛、儒、道三教的合称。

同心

(1).齐心。《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唐 杜甫 《提封》诗:“提封 汉 天下,万国尚同心。”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依我说,大家同心合作!”

(2).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相见毕,説道:‘正要来看十八姨,为主人留坐,不意姨至,足见同心。’”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生]使者到此,莫非为 崔 曹 二女作合么?[小生]然也。[生]可见神佛原有同心。”

(3).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唐 李德裕 《鸳鸯篇》:“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怎奈侣伴虽多,同心却少。”

(4).引申为知己。 唐 王维 《送别》诗:“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5).指同心结。 唐 长孙佐辅 《答边信》诗:“挥刀就烛裁红綺,结作同心答千里。” 宋 郑文 妻 孙氏 《忆秦娥》词:“闲将柳带,试结同心。” 明 刘基 《双带子》诗之二:“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刺鸳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从今后必再要与你订山盟海誓全,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欢。”详“ 同心结 ”。

(6).指共一个中心或核心。 南朝 梁简文帝 《对烛赋》:“於是摇同心之明烛,施雕金之丽盘。”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葛花满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赠人。” 宋 梅尧臣 《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诗:“万丝必同心,千叶必同萼。”

忠恕

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 《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慈悲

佛教用语。慈指给予众生安乐;悲指拔除众生的痛苦。后俗讹为慈爱、悲悯的同义词。 《西游记.第一回》:「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红楼梦.第一六回》:「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

感应

互相感动相应。 《易经.咸》:「二气感应以相与。」

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引起相应的情感和动作。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书》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且犹感应,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西游记.第三六回》:「你本是泥塑金装假像,内里岂无感应?」

上善若水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混沌

传说中天地未形成时的那种元气未分,模糊不清的状态。《西游记.第一回》:「混沌未 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 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也作「浑沌」。

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样子。 唐.孙思邈〈四言〉诗:「一体混沌,两精感激。」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

浑沦

宇宙形成前万物形质混合不分明的状态。《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也作「混沦」。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三教同心忠恕慈悲感应 上善若水澄潜混沌浑沦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