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万岁; 中华长春。

节日联 >> 国庆节

对联

上联:人民万岁;
下联:中华长春。

参考注释

人民

(1).百姓;平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九月中旬入 鉢和国 ……人民服饰,惟有毡衣。”《水浒传》第二回:“府尹把 高俅 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东京 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毛77东 《论联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巴金 《探索集·后记》:“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人民。”

(2).泛指人类。《神异经·西南荒经》:“知天下鸟兽言语,土地上人民所道,知百穀可食,草木咸苦,名曰‘圣’。”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下:“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 女媧 兄妹二人在 崑崙山 ,而天下未有人民。”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活无常)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

万岁

万年。 《庄子.齐物论》:「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臣民对帝王的尊称。 《汉书.卷六.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

君王死亡的讳称。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祝福人长寿的颂词。 《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

中华

中华  zhōng huá   ㄓㄨㄥ ㄏㄨㄚˊ  

古代汉族最初多建都于河南省及其附近区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称其 地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地,皆称为「中华」。 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彊胡陵暴,中华荡复,狼狈失据。」 《北齐书.卷二一.高干传》:「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

长春

(1). 三国 魏 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西闢 延秋 ,东启 长春 。” 张载 注:“端门之外,东有 长春门 ,西有 延秋门 。”

(2). 唐 行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境内。始建于 北周 ,废于 五代 。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云断 岳莲 临大路,天晴宫柳暗 长春 。” 仇兆鳌 注:“《唐书》: 同州 朝邑县 有 长春7宫 。《寰宇记》: 周 宇文护 所筑。《旧书》: 高祖 起义,大军济 河 ,舍於 长春7宫 。”

(3).仙酒名。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指君王的生日。 明 张居正 《圣寿节贺表》五:“命协贞符,万载仰长春之庆。”

(5).见“ 长春子 ”。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人民万岁; 中华长春。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