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澄清菱花七出 春山浮翠桂月双圆

行业联 >> 眼镜店

对联

上联:秋水澄清菱花七出
下联:春山浮翠桂月双圆

参考注释

秋水

秋日江湖上的水。 《文选.潘岳.秋兴赋》:「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鯈之潎潎。」 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比喻如湖水般清澈美丽的眼睛。 唐.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凭栏凝眺,把盈盈秋水,酸风冻了。」

比喻清澈的神色。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比喻光芒逼人的剑气。 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剑〉诗:「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庄子篇名。阐发〈齐物论〉的意旨,推论天地万物的道理。

澄清

使变清。喻平治天下。《北史·儒林传·张彫武》:“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彫武 更以澂清为己任,意气自高。”

(1).渭肃清混乱局面。《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滂 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元 文及翁 《贺新郎·西湖》词:“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磻溪 未遇, 傅巖 未起。” 朱1|1德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 黄龙 定约君。”

(2).引申为安定。 宋 司马光 《西斋》诗:“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

(3).清澈;明洁。 晋 陆云 《南征赋》:“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曖昧。”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三部:“ 施珍 的脸上浮上微笑,显得特别的美丽、坚决和纯洁,她的眼睛平静澄清。”

(4).搞清楚;弄明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不復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 尹勋 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 巴金 《中国人》:“即使跟思想不同的人接触,只要经过敞开胸怀的辩论,总可以澄清一些问题。”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要等秧田里的泥水澄清一点。”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八:“找到一片积水,尽是小虫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几片净水剂澄清一下,那种怪味让人打哆嗦,喝不进去。”

菱花

菱角的花,形小、色白。唐.卢照邻〈明月引〉:「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古代常以菱花为铜镜背面的图案,故称镜子为「菱花」。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

七出

旧时七种休妻的条件。一为无子,二为淫佚,三为不事舅姑,四为口舌,五为盗窃,六为妒忌,七为恶疾。 《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

春山

春天的山。 唐.李华〈春行寄兴〉诗:「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金.元好问〈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比喻妇女的眉毛。春色点染的山容,其色黛青,如妇女眉色。 宋.欧阳修〈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春山敛黛低歌扇,暂解吴钩登祖宴。」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惟有美人称妙计,凭君买黛画春山。」

桂月

月亮。 北周.庾信〈终南山义谷铭〉:「桂月危悬,风泉虚韵。」

农历八月桂花盛开,故用以指八月。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秋水澄清菱花七出 春山浮翠桂月双圆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