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一代纲常秀才真以天下任 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

名胜联 >> 昆明

对联

上联:扶一代纲常秀才真以天下任
下联: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

备注:

昆明:袁嘉谷题黑龙宫

参考注释

一代

生物繁衍相继。 如:「新生的一代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君王一世,称每一朝为「一代」。 《汉书.卷三九.萧何等传.赞曰》:「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当代、一个时代。 《儒林外史.第一回》:「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

一块。 《水浒传.第一○二回》:「龚端请王庆上面坐了,两个公人一代儿坐下。」

佛家称人的一生为「一代」。

纲常

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仁、义、礼、智、信。纲常指三纲五常。 《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儒林外史.第五回》:「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功夫。」

秀才

美才,才德俊秀之士。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科举时代科目之称。始于汉,后避光武讳改称茂才,唐与明经、进士并设科目,宋则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专称入县学的生员。

书生的通称。 如:「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天下

(1).古时多指 中国 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后汉书·朱穆传》:“昔 秦 政烦苛,百姓土崩, 陈胜 奋臂一呼,天下鼎沸。” 宋 梅尧臣 《送师直之会稽宰》诗:“天下风物佳,莫出 吴 与 越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天下同名同姓也最多,怎见得便是我谋害你丈夫?” 萧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 赤水 出奇兵。”

(2).指全世界。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千秋

千年。比喻长久的时间。 《文选.李陵.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梁公九谏》:「上流者,大吉之兆,永保千秋。」

尊称别人的生日。有恭维的意味。 《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今儿个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来拜寿。」 《红楼梦.第七一回》:「今日老祖宗的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

死亡的委婉说法。 《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

长处或特点。 如:「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俎豆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祭祀、奉祀。 《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闲,我其杓之人邪?」 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

伊人

此人,这个人。指意中所指的人。《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高亨 注:“伊人,是人,意中所指的人。”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并诗》:“ 黄 綺 之 商山 ,伊人亦云逝。” 宋 苏轼 《颜阖》诗:“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 明 何景明 《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嘉遯怀伊人,俯仰慨今昔。” 清 周亮工 《陈阶六在云间索同社诸子作画数十幅见寄感赋一诗》:“伊人盈一水,好句满千林。”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原来那是伊人底文件!我伸伸腰,揉着眼,取下来念了又念,伊人的冷面又复显现了。”

中央

(1).四方之中。《诗·秦风·蒹葭》:“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荀子·大略》:“欲近四房,莫如中央。”《汉书·李寻传》:“震或於其国,国君之咎也。四方中央连国歷州俱动者,其异最大。” 巴金 《灭亡》第七章:“房子底中央放着一张大餐桌。”

(2).中间。《礼记·王制》:“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汉书·西域传序》:“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 明 徐渭 《桐乡冯母》诗之二:“青史他年定几行,太夫人传在中央。”

(3).古指国君。《韩非子·扬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四方谓臣民,中央谓主君。”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杂说》:“欲正四方,先定中央。中央,君也。”

(4).今指国家政权或政治团体的最高领导机构。 陈毅 《枣园曲》:“停车枣园路,记从前,人民革命,中央曾驻。”

(5).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黄,故又以中央代表黄色。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上北征之夕,次 陈桥驛 , 罗彦瓌 等献中央之服,立上为天子。”中央之服即黄袍。《幼学故事琼林·岁时》:“中央戊巳属土,其色黄,故中央帝曰黄帝。”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扶一代纲常秀才真以天下任 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