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画鼓催征棹 习习和风荡锦帆

其它联 >> 三言两拍

对联

上联:冬冬画鼓催征棹
下联:习习和风荡锦帆

备注: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

参考注释

冬冬

象声词。 唐 白居易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诗:“觉来未及説,叩门声冬冬。” 宋 陆游 《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刘半农 《敲冰》诗:“冬冬不绝的木槌声,便是精神进行的鼓号么?”

鼕鼕:1.象声词。常指鼓声。 唐 顾况 《公子行》:“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絶。” 宋 晁补之 《富春行赠范振》:“鼓声鼕鼕櫓咿喔,争凑 富春 城下泊。”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鼕鼕的鼙鼓喧,腾腾的烽火黫。”

(2).街鼓俗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旧制,京城内金吾,晓瞑传呼,以戒行者。 马周 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鼕鼕’,公私便焉。” 唐 裴翛然 《夜醉卧街》诗:“遮莫鼕鼕动,须倾满满杯。”参见“ 鼕鼕鼓 ”。

(3).像鼓声的声响。《文明小史》第三回:“听了听二门外头那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鼕鼕的响,其势岌岌可危。”

画鼓

有绘饰的鼓。 唐.白居易〈柘枝妓〉诗:「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水浒传.第五八回》:「鸾铃响,战马奔驰;画鼓振,征夫踊跃。」

征棹

1.亦作"征棹"。 2.指远行的船。

习习

舒和的样子。 《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飞动的样子。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盛多的样子。 《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行走的样子。 《文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辚辚。」

和风

柔和的微风。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苛慝不作,穆如和风。」 晋.束晢〈补亡〉诗六首之三:「黮黮重云,习习和风。」

锦帆

色彩鲜明的船帆。 唐.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诗:「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唐.李商隐〈隋宫〉诗:「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敬称他人的行程。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冬冬画鼓催征棹 习习和风荡锦帆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