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 琴瑟琵琶炕尽问民权何存

挽联 >> 英烈悼挽联

对联

上联:魑魅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
下联:琴瑟琵琶炕尽问民权何存

备注:

李德全挽“一二·一”烈士

参考注释

魑魅魍魉

害人的鬼怪的统称。《文选·张衡<西京赋>》:“魑魅魍魎,莫能逢旃。” 李善 注:“《説文》曰:‘螭,山神,兽形。’‘魅,怪物。’魍魎,水神。”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僧晏通》:“虽风雨露雪,其操不易,虽魑魅魍魎,其心不摇。” 明 徐渭 《刘公去思碑》:“即有魑魅魍魎,亦夔夔睢睢,毕露而不可逃。”亦作“ 魑魅罔两 ”。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儔,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八)》:“以前虽无成例,却是留给后来的宝贝,其功用与铸了魑魅罔两的形状的禹鼎相同。”

残余

剩余。 《三国志.卷五七.吴书.骆统传》:「深图远计,育残余之民。」 宋.欧阳修〈百子坑赛龙〉诗:「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

法网

法律的严密,如罗网一般,犯罪的人无法逃脱。 如:「**」。

有漏

佛教用语。指三界众生的烦恼。 《分别功德论.卷二》:「以无漏法断诸有漏。」

琴瑟

琴与瑟两种乐器。 《书经.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

语本《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比喻夫妻和合。 《聊斋志异.卷二.红玉》:「女勤俭,有顺德,琴瑟甚笃。」

琵琶

乐器名。秦代人民根据鼗的形式创出直柄、圆形音箱的弹拨乐器,至秦汉不断改进,定型为四弦十二品位,用手弹拨的乐器。西元四世纪,西域文化交流,致使半梨形音箱,四弦四柱的琵琶传入内地。唐、宋以来在这两种琵琶基础上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现今半梨形音箱,以桐木板蒙面,琴颈向后弯曲,琴杆与琴面上设四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除用于歌唱、曲艺、戏曲和歌舞伴奏外,也用于乐器的合奏、伴奏和独奏。 也称为「鼙婆」。

民权

人民在政治上所享的权利。如人民之自由、财产等权利。

人民参与政事及管理政事的权力。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魑魅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 琴瑟琵琶炕尽问民权何存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