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 登高极目从此俗虑自消沉

名胜联 >> 山东

对联

上联: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
下联:登高极目从此俗虑自消沉

备注:

——刘光照题山东泰山云步桥酌泉亭

参考注释

惊心

内心害怕。 唐.杜甫〈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红楼梦.第七三回》:「俗语说的,物伤其类,唇竭齿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浮云

天空飘浮的云。 《楚辞.宋玉.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比喻不足挂心或重视的事物。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比喻小人、佞臣。 《楚辞.宋玉.九辩》:「何泛滥之浮云兮,猋壅蔽此明月。」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比喻轻快飘逸的笔势。 《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比喻时光流逝迅速,世事变化无常。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不见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

幻梦

虚幻的梦境。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 唐.王维〈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聊斋志异.卷八.梦狼》:「甲读之变色,为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

登高

登上高处。 《礼记.曲礼上》:「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

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盖本于此。」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极目

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木、森然罗列。」

从此

从这个时候起。 《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怕从此有口舌,正思量搬移一个地方。」 《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

俗虑

世俗的思虑。 唐.戴叔伦〈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五首之四:「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消沉

心志衰颓不振。 如:「他最近意志很消沉。」

0
纠错

对联推荐

对联大全 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 登高极目从此俗虑自消沉
问答乎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