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

拼音:lóng tái tóu
繁体字:龍抬頭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农历二月二日。古中和节传说日安眠了一冬的龙抬起头来。

详细解释

龙抬头  lóng tái tóu  ㄌㄨㄥˊ ㄊㄞˊ ㄊㄡˊ  

阴历月初二。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龙抬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

网络解释

龙抬头 (中国传统风俗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丰收。“二月二,龙抬头”,古代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表示日月星辰天空位置判断季节,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在中国南方地区,是土地公公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中国民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而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中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0
纠错

猜你喜欢

汉语词典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问答乎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