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

拼音:cì shǐ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刺史 cìshǐ

[feudal provincial or prefectural governor]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监察郡县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别称

详细解释

刺史  cì shǐ  ㄘˋ ㄕˇ  

职官名。古代司地纠察的官,后沿称地方长官,清时为知州尊称

英语 provincial governor (old)​

法语 gouverneur provincial (arch.)​

网络解释

刺史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西汉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形成起着积极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一步扩大,由监察官为地军事行政长官。
0
纠错

猜你喜欢

汉语词典 刺史是什么意思
问答乎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