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作文)

  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着”“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标签:魂兮归来,维特,议论文
0
反馈

猜你喜欢

  • 女孩的风度

    2010-06-08 09:10:00
  • 隐形的翅膀

    2010-06-08 09:34:00
  • 人间的善恶

    2010-06-08 09:20:00
  • 与文明同行

    2010-06-08 09:07:00
  • 我不想当小草

    2010-06-08 09:25:00
  • 守护我们的青春

    2010-06-08 09:05:00
  • 谁动了我的蛋糕

    2010-06-08 09:25:00
  • 做个有诚信的人

    2010-06-08 09:19:00
  • 校园随想

    2014-05-13 12:38:03
  •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2010-06-08 09:03:00
  • 战胜自我

    2010-06-08 09:19:00
  • 撒谎的好处

    2010-06-08 09:30:00
  • 感谢磨难

    2010-06-08 09:35:00
  • 富翁的大房檐

    2010-06-08 09:36:00
  • 匆匆

    2012-08-24 20:29:45
  • 可敬的人

    2010-06-08 08:55:00
  • 我的责任

    2010-06-08 09:21:00
  • 红灯面前请你停一下

    2010-06-08 09:28:00
  • 由孔雀开屏想到的

    2010-06-08 09:27:00
  • 对母亲的评价

    2010-06-08 09:06:00
  • 魂兮归来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