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变心态开始

作者:付秀宏  (字数:800字作文)

柴静在她的《看见》中有一章,专门写遭受污染的山西老家。她劈头第一句就说,海子有句诗深得我心:“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她的理由是,自己从小没有见过小溪青山之类,基本上处处灰头土脸,但凡有一点诗意,全从天上来。

七年前,柴静回故乡采访,问一个小女孩儿是否见过白云?小女孩儿摇头。再问见过蓝天吗?小女孩儿想了很久,说见过一点点蓝。又问空气是什么味道的?小女孩儿用手扇着鼻子答,臭的。这是儿童的真实回答。当从天上来的诗意几乎全被蒙蔽,我们的儿童是不是还会有眼睫上的灵感?

我们在雾霾下的生活节奏没有变,很多人心底还缺少生态文明复苏的迹象。因为生活在雾霾下的人,先经历了惊慌,然后变成了认命。柴静曾经问一个焦化厂的人:“你不怕住在这儿的后果?”

对方竟然说:“习惯了就好了,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柴静继续问。

“管不了那么多。”

“管不了那么多”,这是环境污染下的普遍心态。

心态没有转变,就没有生态的转机。

台湾散文家张晓风说,水,永远是她的第一张诗笺。她回忆说,当她考取大学,第一次到外双溪,惊见山溪如翠,第一个冲动竟是换游泳衣去“泡水”。她又回想,幼时在圳水溪畔看书,不经意书掉到水里,往下游急跑,竟能把书从水的臂弯里拦截回来。不知从什么时候,给予张晓风那万千诗情的“水”,渐渐变得污浊起来。她慨叹:现在我有书近万卷,但何处才有一条淙淙玉带供我坠书呢?

人们总是抱怨治理不够,但我们反观自己的内心态度,经常是惯性地得过且过。其实,那些看不顺眼的人、事、物,是非常霸道的;他们推着很多普通人就范——你所不愿意去看见和承认的部分正悄悄地来到我们眼前。

没有什么可以阻隔分离蓝天碧水与我们的心灵,大家唯一过不去的关就是,自然空明虽然好,但当不了钱

造成问题的不是我们眼前的现象,而是人活在当下、急功近利的观念!面对环境变坏,身处雾霾中的人不应沉沦,不应虚妄地活,而是从转变心态开始,主动地承担。

来源:福州日报 2014-12-13 17:18:38
标签:雾霾,污染,800字作文
0
反馈

猜你喜欢

  • 怀念爱丽丝

    2017-09-25 19:30:28
  • 夏日豆娘

    2015-05-24 10:03:50
  • 我们弄丢的宝贝

    2011-11-21 12:56:20
  • 珍爱生命之源

    2012-04-23 12:35:00
  • 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很有意义

    2015-09-17 15:49:29
  • 孤独的院门

    2011-11-21 13:35:58
  • 情绪也有四季

    2010-09-15 10:19:00
  • 光阴,无处不在

    2014-03-08 17:18:06
  • 远望的思绪

    2013-05-09 18:43:53
  • 南山秋色

    2010-09-22 20:02:00
  • 母爱无疆

    2015-12-10 12:30:42
  • 乡路

    2014-12-13 17:13:52
  • 寻找心灵的后花园——读周华诚《西湖时光——遇见二十四节气》

    2013-04-13 13:10:40
  • 潜能

    2015-06-08 10:48:54
  • 唤醒生命深处的清欢

    2015-01-11 18:37:57
  • 永远不老的爱——读《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2014-09-10 12:35:08
  • 读书·经历·品味

    2014-08-03 16:48:53
  • 岁月悠悠 情缘深深

    2014-05-25 12:33:37
  • 蜀殇

    2013-12-08 22:25:07
  • 孝巷和孝子石

    2012-02-11 17:30:34
  • 相关文章

    从转变心态开始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