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的幸福年
作者:杨朝明 来源:福州日报 2011-01-11 14:26:00(字数:900字)
邮局出来,雪花仍在飘,刺脸的冷风仍在刮,但我的心是暖的,身上还漾着几丝幸福的感觉。
就在刚才,我寄了一封信,足足写满四页纸,信纸间顺带夹了一张照片:我、妻子和女儿新照的全家福;另寄了两个包裹,一个包裹是一件咖啡色鸭绒大衣,另一个装着我亲手做的腊肠、超市买的鳕鱼片以及开心果;同时,还寄了1000元的汇款。所有这些,会跋山涉水,送到几百里外的老家,送到母亲手中。
赶在过年之前,母亲就会一件不少收到我寄的这些。
她先会失望、遗憾,因为她会很快明白,今年我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变了,不能回去了。但布在她脸上的疑惑很快就会多云转晴,很快,她会感到温暖,感到轻松愉快。因为从信上知道了我不回去的真实原因,母亲的心会安慰,会支持我做出的决定。而这时,我人虽没回去,而我的孝心已到达,爱意已到达。有儿子的爱陪着,母亲的年会过得依然开心,与我在她身边一样开心。
一直以来,我和妻子就约定好,逢单数年在本城陪她的父母过,逢双数年回我的老家陪我的母亲和兄弟过。这样,可以轮换照顾到两边的老人,轮流给父母们送去祝福和欣慰。这种方式从结婚开始,一直坚持,一直没变,一直秩序井然。
可今年得变。原因是岳父胃病加重,几天前做了胃切割手术,我们得留在城里照顾他,得在这个寒流频发的冬天让他温暖地过年,以期他早些康复。所以,我先提出来,将过年的计划调整一下,今年过年就留在城里,不回乡下了。
调整了过年计划,两地间轮换过年的顺序刚好从今年起打了个调,以后,再继续按新顺序往下轮。因此,今年母亲那头就轮空了。不过没关系,调的只是顺序,儿女心底里由衷的敬意和爱不变,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变,只会更深更浓。这点,两边的父母都会切身感受到。
忽然想起母亲并不识字,每次收信后,她都是坐在院坝中间的小凳子上,听兄弟念给她听。兄弟总是把我信上的句子念得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往往把他自己的感情也一并加上。我相信这次兄弟一定念得比以往还温馨温柔。这世间,至爱亲情在亲人间一传递,总被染得更浓更美。
今年过年,一封信承载着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祝福,深深的爱。母亲拆开信,团聚的幸福,就会一瞬间包围她。
★杨朝明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当时,我不知道喜欢和爱是什么!当我在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看见了那可爱的,帅气的,萌萌哒的11个大孩子。那时,我才知道,我喜欢上
- 不光是现在兴过文化年,儿时乡下的文化年,也是过得丰富多彩,红红火火。我出生在雁门关下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村里。记得那时,每年的腊月和正月,
- 站在历经风雨洗礼的古桥上,细雨绵绵,江风猎猎,桥虽不高,却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极目远眺,左边的魁岗文塔高高耸立,前方的西北江相汇泾渭分明,
- 我是太爱你了吗?还是太迷恋你了?不,那只是在为心找一个风向标,给自己一些可以回忆的过去。 你的存在震慑了
- 《红楼梦》里有个“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家庙起名“铁槛寺”,门槛的寓意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 秋,是暖色的。湘北的一个小山村,铺洒着一望无际的黄,淡淡的稻香氤氲开来。赭色松软的田间土,已经被成熟的稻子撑得饱满,泥土,似乎在此刻将要膨胀
- 这个叫山后洋的自然村,在“大集体”时期人口达300多人,现在很多人都外出了,村里只剩下几十个人,百分之八十都在六十岁以上,堪称“老人村”
- 孩子在积累的时候发现很多成语中都有数字,例如“不三不四”“五花八门”“七上八下”“十拿九稳”。有些调皮的孩子就开始篡改成语,他们对这些数字来
- 那是一个雨蒙蒙的清晨,与往常一样,一家三口吃了早饭,准备“各奔东西”。整理好行头,已经七点半了,女儿还在磨蹭,几个房间穿梭着来回跑。我正
- 我认为,对妻子的称呼没有比“娘子”更柔情蜜意了。一句娘子,撩人心魄,不由得让人想起貌美如花、风
- 《蓝》是青年女作家陈蔚文公开出版的第4本散文集,收入了她近年创作的作品共60篇。书中既写有上世纪70年代人的怀恋与梦想,也写有对音乐、电影、
- 经过老公的多次劝说,婆婆终于答应来城里住一段时间。可是,婆婆来了以后,每天就是买菜做饭,然后守着电视,显得很寂寞。我劝她到楼下转转,她到
- 累了,倦了,就去鼓浪屿吧!这里鸟语花香,青树葱葱;这里碧海蓝天,黄沙绵绵;这里涛声呢喃,琴音袅袅。漫步在街上,随处都是一首诗、一幅画
- 走不动的父亲,越走越远,远得只剩下骨子里隐隐的痛喜欢故事的父亲,一头扎进了故事怎么喊都不肯回头像父亲一样,我也会跟儿子说说三
- 我们都是旅客,包括地球村全体人员,从“哇”的一声诞生开始就登上地球列车,从此一刻不停地奔向前方。地球列车绕着地球不停奔跑,一年3
-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境遇如何变化,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人,有两样东西不能丢,一个是良知,一个是梦想。
- 不知道是电影没落了,还是我的口袋羞涩了,说起来我有几年没进电影院了。这真不像我的风格。要知道我曾经是多么热爱电影院啊。在我生命里关于电影
- 古人云:人过四十不学艺,我八十岁了,却学起了电脑写稿。文字是我用电脑手写板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因字写得不规范,手写识别系统认出
- ——读绿笙的长篇小说《谢祐》读一位作家的作品,最好的方式是简单地知道一点作者的人生履历,对其笔下的环境有几分熟识,边读边想象、猜测、揣摩
- 第一次削这埂子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怕人说,怕王家亮不依,只是用锨略略地划了点边边而已。第二次,胆子就大了些,用犁铧拉,一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