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

作者:不详  (字数:2400字作文)

  现在中国教育的毛病很多,其它方面我不想多说什么,单说中学语文教育,它就象一位百病丛生的老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时下语文表面上学生学的很多,但主要是应付了考试,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考试不考的,比如读书的良好习惯,独立思考的思维特质,这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将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忙于应试,学生往往顾不上这些。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水平与分数并不是成正比的,长此恶性循环下去,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不爱学语文;当然了,语文教育界每年都在叫嚷改革,改革措施实行了一套又一套,但非常可惜,依然是死水一滩。我不知道那些改革大家是怎么想的,也许人家的经天纬地之才还没改革出来,但依我这个小教师想来,语文教育改革只要抓住了关键,原本也不是什么难事。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上。而这点也简单,什么时候语文考试不用做题应付就能考出水平,学生就能真正学好语文。这一点其实很好做到,就是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

  这并非我的独到见解,科举时代的考法早被一些人视为封建糟粕,就不必提它了。只要是知道上世纪民国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考法的人,就都能产生这种想法。可惜,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却找不到知音。想不到,教育部中学实验语文课本主编孙绍振先生也有我的这种想法,而且用他的专家身份在社会上大声疾呼,这不禁让我产生了一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沾沾自喜。

  孙绍振先生不仅是教育部中学实验语文课本主编,还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的他身兼福建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职务,是高考语文改革方面的专家,早在四年前他就曾炮轰中国高考制度。孙先生对高考在社会中的地位被拔高到不恰当的高度非常忧虑,认为“高考神圣化、盲目重视高考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这些现象为中国独有,在一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不存在,而且让人觉得难以理解”。最近的一件大事是,孙先生上教育部,极力建议语文高考只考一篇作文,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说,高考分值设定权已下放给各省,教育部不干涉各省命题权。孙绍振称,从目前各省大都维持高考语文作文60分(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来看,教育部实质上是否定了他的建议。

  谈到上书教育部的理由,孙先生认为,目前语文命题客观题太多,对素质的考察能力很弱,高考只考一篇作文是考察素质的最佳方式。“但该建议遭首先遭到了众多语文老师的反对”,孙绍振说,据他统计,全国50-60%的语文老师根本不爱写作,他们没有能力教授学生写作;而且,如果高考只考作文,语文老师的工作量会骤然加大。(《新民网》2007年6月8日)多好的建议啊!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弊端可谓是切中肯綮,可惜由于我们这些语文老师的原因,这份建议只能明珠投暗了。

  孙先生说的没错,如果高考只考作文,最大的阻力就来自语文老师们。“全国50-60%的语文老师根本不爱写作,他们没有能力教授学生写作”,孙先生的统计还是保守了点。事实上不爱写作的语文老师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曾有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对本地的语文教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回收上来的156份问卷中,平时喜欢动笔,经常性写一些文章的教师有29人,占18。5%。有106人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制度的压力,每学期写一二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教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在这156位老师中有7位也只不过是发表了一至二篇短小的作品,也就是说,平时喜欢笔耕且能写出具有一定质量文章的就只有五六位,仅占3。8%。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水平,不会写作却能在台上大讲特讲作文的妙法,在台下对学生的作文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这怎能让学生对你心服口服呢?如此纸上谈兵,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怎能上去呢?如果高考只考作文,平时当惯了“动口不动手”之君子的语文老师们,还能再滥竽充数吗?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险,他们怎能不大加抵抗群起反对呢?面对着这样的君子老师,怪不得前些年谈论语文教育改革时,有人曾大声疾呼:“语文教育,误尽天下苍生!”虽属愤激之语,但我现在终于理解了他那深层的悲天悯人情怀。

  如果高考只考作文,语文老师的工作量是会加大的,但加大的只是读书的工作量。读书不但能获得知识,还能增加休养,充实精神,是一件赏心乐事,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功不可没。这是对读书人说的,对那些不爱读书之人来说,可就让他们受罪不少了。而现在的语文老师们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是爱读书的人实在太少。当然,说语文老师们不读书也是有失公正的,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他们也读书,但不少人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曾有人坦言:“如果离开《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不知道怎样上课”。而我则敢再加一个断言,“如果离开了作文辅导之类的书籍,96%的语文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教学生写作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早告诫过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几十本书。”连教师的精神世界都空空如也。又用什么又怎么可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呢?

  尽管在孙绍振先生的建议下,福建省高考作文分值已升至70分。尽管孙先生表示他不怕困难,一定要让高考只考一篇作文成为现实。但是,面对中国语文教育如此残酷的现实,我却怎么也乐观不起来,只好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 * 自勉了。

  语文高考,你何时才能只考一篇作文呢?

 

标签:高考,学习,议论文
0
反馈

猜你喜欢

  • 我的家乡

    2010-07-04 15:37:00
  • 包袱

    2010-07-03 21:23:00
  • 梦想

    2010-07-03 18:41:00
  • 何谈自强

    2010-07-03 18:02:00
  • 校园作文

    2010-07-04 00:33:00
  • 生活

    2010-07-03 23:48:00
  • “得“与“失“的背后

    2010-07-04 15:56:00
  • 放弃

    2010-07-03 20:37:00
  • 一笑而过

    2010-07-04 15:43:00
  • 平衡的支點

    2010-07-04 17:30:00
  • 古今英雄

    2010-07-04 07:43:00
  • 思路决定出路

    2010-07-03 16:55:00
  • 岁月

    2010-07-03 19:39:00
  • 别把眼“见”全当“实”!

    2010-07-04 17:42:00
  • 温馨的家

    2010-07-03 21:14:00
  • 冬感

    2010-07-03 21:31:00
  • 童年

    2010-07-04 00:10:00
  • 色彩

    2010-07-03 22:46:00
  • 像火一样活着

    2010-07-03 21:22:00
  • 看那美丽

    2010-07-03 23:44:00
  • 语文高考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