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留香

作者:不详  (字数:1400字作文)

  “三十里的明沙四十里的水……”这苍凉的山曲唱的正是内蒙古园子塔拉村,它曾是全国植树治沙的板样。过去,这里绿树成荫,果实满枝,人们在引以为豪的“树王”下乘凉。现在呢,漫天的黄沙,移动的山丘,干枯的树丫,爬行的甲克虫……满目疮痍。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的是,园子塔拉的千年“树王”,正是被当年植树功臣高才在“新形式”下亲手砍掉。这是一棵历经千年苍桑的大树啊,而人类却让这种文明毁于一旦。这是何等是凄惨与悲凉?树乃为消除人类污染而生。几十年前,园子塔拉村民生活清苦,一心扎在植树造林上,荒漠变成了绿洲:几十年后,人们为贪图眼前利益砍树,房子盖好了,风沙却又来了,这时人们连家园也失去了。黄沙、绿树,林阴、树桩,让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当人们欣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何曾想过,树可在一夜之间被摧毁,风和水却要百年来造林。当狂风暴沙来临时,人们只能看者一节节光秃秃的树桩,数着上面一道道年轮,最后盛夏无奈的叹息。

  荀子云:“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有道是“一草一木一世界”,说的就是万物皆有灵性。人类从森林里走出来,然后有了贪欲,为填补欲望的沟壑而暴畛天物。社会学家认为:“人应有两种生存:一种是处在生存竞争中的本能生存,即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掠夺破坏其他自然物;另一种是处在自身调制中的生存,即一其他物种的共存为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今天我们正处于第一种生存中。

  有一部动画片叫做《千与千寻的神隐》,讲诉的是作为鸟类的汤婆婆将人类变成猪,作为蔬菜神仙们的美味。这是多么荒唐可笑啊!仔细想想,它却是从一个侧面尖锐地道出:自然界好比人类,一旦在神的世界中被发现,人将不“人”。

  于是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人类在面对大自然带来的飓风、海啸、火山、洪水时,为什么呈现出来的永远是一个无助恐惧?人与自然为什么不能和谐共适?

  生命皆有尊严。从神话开天辟地到女娲造人,人们所要表达的无异于就是“生命的价值”,先民们对生命的崇尚更多的是来自于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个车流疾驶的工业时代,人类可笑地认为自己是足够强大的个体,强悍到能够征服整个自然。诚然,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当代人类,纵向比较是强悍的;然而,当人类无休止地对自然予取予求,永无止境时,强大的自然就会发出咆哮,就会报复人类。面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横向比较却是孤独无助的。想要占有天地间所有的东西是人类的罪孽。人类肆意挥霍自然,无疑是自掘坟墓。

  自然是有生命的,它也希望如同人类般美好地生活下去。自然的力量要比科技的力量强大得多。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如何人发展,人都是不能离开大地的。随着臭氧层的空洞和全球变暖,人类已经认识到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并开始有意识地节制自己的行为。乌鸦尚有反哺之情。我们这些自认为高于动物的万物之灵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大地慷慨给予?它是人类的母亲啊!

  贪婪而又野心勃勃的人类啊,当你沉溺于这个道貌岸然的社会时,你可曾想过,大自然也渴望有一个和谐舒适的家园。恰如庄周梦蝶或者说蝶梦庄周,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纪里,希望我们能如庄周梦蝶般在生声不息的万物中找到人类的归宿。

 

标签:掬水,地理,叙事作文
0
反馈

猜你喜欢

  • 感受冬之日

    2010-06-29 01:57:00
  • 三中花落知多少

    2010-06-29 15:34:00
  • 高一生活

    2010-06-29 13:23:00
  • 父亲的泪

    2010-06-29 12:20:00
  • 母 亲 50 一 枝 花

    2010-06-29 15:49:00
  • 漫谈浮躁

    2010-06-29 03:13:00
  • 长大

    2010-06-29 01:17:00
  • 无悔

    2010-06-28 19:10:00
  • 那双眼睛那双手

    2010-06-28 18:48:00
  • 招手

    2010-06-28 19:23:00
  • 读书着想

    2010-06-28 19:26:00
  • 梦想

    2010-06-29 02:41:00
  • 开始旅程

    2010-06-29 07:27:00
  • 疯子在唱歌

    2010-06-29 13:03:00
  • 记事作文:茉莉花开

    2010-06-29 12:25:00
  • 春末夏初

    2010-06-29 00:27:00
  • 麦田那边的风

    2010-06-29 03:32:00
  • 怀沙难赋

    2010-06-29 01:21:00
  • 倩女幽魂

    2010-06-28 19:09:00
  • 武断的笔

    2010-06-29 11:37:00
  • 掬水留香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