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作文)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村。”

  一说到清明,这首诗便会浮现出来,这首杜牧的《清明》传唱千古,经久不衰。偶记李白与杜甫也曾在杏花村内喝酒,却未能写出佳句来,不是他们贪杯而是未逢清明,杏花村的酒即使再香,也香不出一首绝句。

  那是春秋战国时期,咋晚还寒时候。介子推与他母亲隐居山中,晋文公气势磅礴而来,逼介子推出山辅政以报当年之恩,怎料介子推学庄子不入世,活活的在大火的包围中死去留下一封血,晋文公下令把这天记为寒食节,让百姓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云游此地,祭拜介子推,看见复活的老柳树,就把这天记为了清明。

  时间来到唐朝,本是清明佳节,与家人团圆之际,却不料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本有几分凄凉,却下起茫茫细雨,更添几抹惆怅,只好借酒浇愁,叫住一个牧童寻问,留下一个画面让我们细细猜测,杜牧是否找到酒家,是借酒消了愁,还是愁更愁,在他这首《清明》中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铃……闹铃永不迟到的响起,就算在第一个清明节假日也还是那样尽忠尽职,按下它,原来是昨晚忘记注销了,天空中,有着一种压抑与沉重之感,原以为不久就有雨水来临,却被证明只是多了几朵云,而坟的旁边,也多了几个人,多了些感情,多了些味道。

  现在想想,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是一种悲凉与寂静,是一种融洽的祥和,还是一种淡定与无奈。唉!不知道,毕竟清明节并不注定悲伤,悲伤不知算不算得上是清明的一种主旋律。很早以前是,至少晋朝是,近代以来不是,因为新思想的出现与流行,现在,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转眼清明已过,要说有什么遗憾,便是天公不作美,未能下一场细雨渲染一点气氛。

 

标签:随想,节日,日记
0
反馈

猜你喜欢

  • 灰色地带

    2010-07-05 18:42:00
  • 夜晚・火车・孤独

    2010-07-05 18:50:00
  • 随笔

    2010-07-05 18:52:00
  • 青春

    2010-07-05 12:22:00
  • 我哭了

    2010-07-05 13:43:00
  • 将生命留给自己

    2010-07-05 18:28:00
  • 被高分拒绝

    2010-07-05 18:51:00
  • 一天的生活

    2010-07-05 12:18:00
  • 脚印

    2010-07-05 13:48:00
  • 我不会写作文

    2010-07-05 13:37:00
  • 迷茫——岁月

    2010-07-05 18:40:00
  • 悼念瞬间

    2010-07-05 18:48:00
  • 随感

    2010-07-05 13:49:00
  • 梦醒何时

    2010-07-05 13:25:00
  • 2010-07-05 12:15:00
  • 标准

    2010-07-05 12:26:00
  • 某些淡去的容颜

    2010-07-05 13:43:00
  • 风景

    2010-07-05 12:34:00
  • 读书偶思

    2010-07-05 12:15:00
  •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

    2010-07-05 13:46:00
  • 清明随想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
    m.wendahu.com